“百變所以美麗”的百麗曾經的輝煌將成為過去,一代鞋王,落寞收場……
恒生指數公司周一發布公告指出,若Muse Holdings-B Inc.提出的私有化建議條件達成或獲豁免,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百麗控股”)將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恒生指數公司表示,若百麗控股私有化獲通過,百麗國際將于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收市后以當天收市價從下列指數中剔除。下述變動將于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起生效。
周一公告中,恒生指數公司并未立即選擇候補藍籌股,并表示在下次定期指數檢討前不會作出成份股替代,而恒指成份股亦從50只減少至49只。
在零售業持續低迷之下, 因鞋類業務疲弱,百麗控股連續兩年盈利下滑,而該公司市值亦因此大幅縮水,4月底,該公司表示獲得私有化要約,擬531億港元私有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創下港股交易新紀錄的價格,卻與巔峰時期的百麗相差甚遠。10年前,她的市值一度觸抵1400億港元。
今年2月,全球最大服裝和玩具供應商利豐有限公司被剔除出恒指成份股,傳統服飾零售業剩百麗控股獨苗一根,而下月中旬,恒指成份股中的傳統服飾零售業公司即將清零。
三年來,服裝、鞋類、配飾零售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增長乏力、利潤下滑。消費需求變化、行業競爭加劇、企業落后跟不上市場發展節奏等等都讓其在業績消沉時重振無力。面對鞋類業務業績不盡人意,一代鞋王也表示心情沉重。
日前,百麗國際發布2016/17年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營業收入為41,706.5百萬元,對比截至2016年2月29日止上升2.2%,而凈利潤為人民幣35.55億元,同比2016年2月29日止下降15.4%,相比2016年2月29日止42.02億元凈利潤減少了6.5億元。
據了解,在財年內百麗國際已通過線上業務和奧特萊斯店清理了一定庫存,并打算在接下來的1—2年內通過奧萊、電商等折扣渠道緩解居高不下的鞋產品庫存。而單靠渠道消滅已有庫存,不下大功夫去做產品的創新和服務的升級,舊庫存難消不說,新的庫存又會讓百麗國際遭受業績嚴重下滑的尷尬。
對于百麗的衰敗,業內有的是感慨和唏噓。有的認為是電商改變了一切。也有的覺得百麗幾年沒有什么好看的、讓人心動的款式出來,非常遺憾。
那么,是什么讓顧客離百麗而去?
首先,市場日益細分化、碎片化。顧客的選擇越來越多,而不僅僅是百貨商場了。顧客可以利用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和購物。其次,營銷方式也隨之改變了,移動互聯的背景下,社交媒體的崛起,更多的品牌可以和顧客建立直接的聯系。用內容吸引和留住顧客成了一個重要的手段。最后,產品需要個性化更好的滿足顧客的需要。這就考驗品牌能否洞察顧客的需求,不斷地推陳出新,設計出符合發展趨勢的商品。
對于百麗而言,過去成功依賴成功的因素,成為了今天前進的障礙。轉型,是擺在百麗國際面前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