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蕩蕩的貨架、無所事事的導購、零零散散的顧客……走進華普超市菜市口店,能看到的就只有這樣的場景。有老員工表示,華普感覺真的要關門了。
早在今年3月初,中國商報記者就發現華普超市菜市口店很多商品都出現了缺貨的情況。在平時放著各式各樣酸奶的冷柜貨架上,只用一些不需要冷凍的產品填滿。問及超市導購,得到的回答是“超市不給供貨商結款,人家不給送貨了”。
如今,這家門店的情況更加糟糕,不少貨架基本上都空了,沒空的也是用“同一種產品鋪滿貨架的最前排以粉飾太平。”有顧客表示,年前來到華普還沒覺得有問題,當時還有不少優惠活動,結果現在變成這個樣子讓人感覺有點莫名其妙。也有顧客懷疑華普超市是不是要進行門店升級改造,清理庫存。而實際上,華普這個品牌可能真的到了要消失的時候了。
去年9月,中國煙草集團旗下的中煙新商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華普超市的新股東。據了解,新商盟想要成為一家依托于中國煙草560萬家零售終端的非煙品類采購的B2B電商平臺,而華普超市多年的零售供應鏈資源成為了易主的最大價值,同時華普超市的名稱將繼續保留。
這一合作被視為華普超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或將破繭重生。然而快一年了,新商盟入股前的華普就已經出現貨架空置、拖欠貨款等問題,現在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據悉,中煙新商盟入資控股了華普超市51%的股份,并且接手后開始對華普進行轉型改造,當時曾表示“公司將在傳統超市業務與卷煙零售專賣店非煙商品電子商務B2B兩方面同時發力,優勢資源互補,增強核心競爭力”,“目前正在對超市貨源結構進行調整,線上線下平臺對接也需要一個周期,超市部分柜臺缺貨屬于調整過程中的政策情況。”不過很明顯,現在的華普和當時相比并沒有任何改善。
門店缺貨、貨架空置等現象不僅僅出現在華普超市菜市口店,在北京朝陽門店、魯谷店等門店也能看到,而且與其他門店相比,菜市口店算是運營最正常的了。有顧客反映,一直到過年前,其門店的經營都十分正常,根本沒有感覺到有什么問題,結果年后發現“什么都沒了”。而在去年中煙新商盟入股前,華普超市其他門店就已經出現了大批量的缺貨現象。對此,菜市口百貨稱,與華普超市在物業租賃方面還在合同期,無法干預對方的運營,但是已經關注到了此事。
據華普超市離職員工透露,之所以調整時間這么長而且沒有成效,是因為新東家接手后資金鏈出現了問題。在中煙新商盟和華普超市“強強聯合”后,實際上處于“一隊人馬,兩塊牌子”的運營中,“中煙新商盟履約差,當時所說的轉型什么都沒有做,還耽誤了正常的運營,就像是一個生病的孩子,又被折騰著動蕩了一年。”
在去年中煙新商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新東家后,曾有相關人士稱,華普超市的電商平臺正在籌建過程中,平臺架構已經基本搭建完畢,除了商城業務外,華普還準備自營到家服務。此外,該人士還透露,新業務還包括開設社區小店,與原有的門店、電商構建一個商業生態圈。很明顯,這些業務如今并沒有真正展開,反而使華普超市原本的業務陷入到更深的困境。
據一位老華普人介紹,“中煙新商盟在入資控股后全部接管了華普超市,我們都得聽他的,所有事務的領導權都轉移到了中煙新商盟,但是其沒有零售經驗,而且當時所說的注資控股其實還是講一個故事,實際并沒有注入多少資金,他們準備在年底的時候進行B輪融資,但是融資沒有成功或者推遲了,最終資金鏈出了問題。但是在中煙新商盟注資之前,華普超市原本的供應鏈還是平衡的,資金鏈也能維持,只是運營好壞的問題。”在這位老華普人看來,中煙新商盟是一種欺騙性收購。
據悉,華普超市原本想要嘗試O2O,是北京最早與京東到家等第三方O2O平臺進行合作的超市之一,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中煙新商盟的策略是走B2B的道路,并計劃以此來切入全國500多萬家卷煙零售商戶。中煙新商盟北京公司總經理李志勝在北京煙草2017年營銷網建工作會議發言時表示:“中煙新商盟現代零售終端系統是為零售商戶量身定制的綜合平臺,也是結合非煙業務及金融、廣告等增值業務實踐成果,豐富零售商戶經營內容、拓寬零售商戶盈利空間、改善零售商戶生存狀態的有效載體。”
不過,對如今已經是個空架子的華普超市而言,這樣的重任是否能夠承擔實在需要打個問號。作為傳統超市,華普超市曾經擁有的供應鏈、超市管理人才等優勢都已不存在了,甚至就資產而言也只有朝陽門店一家是自有物業,其他的均為租賃。在這樣的條件下,華普未來的路將通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