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財年的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成為了星巴克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這家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的咖啡連鎖公司,首次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邀請星巴克中國區CEO半夜連線做獨立的匯報。
日前星巴克公布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全球和美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3%,低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但是,中國同店銷售額增長7%。
“自18年前第一次進入該市場,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從未如此強勁。”星巴克總裁兼CEO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說。而星巴克中國區CEO王靜瑛把增長原因歸結于飲料、食品和數字創新。“有針對性的品牌投資正在吸引新顧客進入門店,同時讓現有顧客更多地光臨。”
或許你會發現星巴克最近的一些改變——推出限時新品的周期在縮短,同時更加符合季節需求,譬如最近主打的加入了椰青口味的飲料與冷萃咖啡系列。2017年的第一財季,星巴克還在中國推出了新口味的“為中國消費者口味量身定做的”瓶裝星冰樂。星巴克全球第二家咖啡烘焙工坊及臻選品鑒館也將在上海開業,并在店內銷售由意大利高端烘焙品牌Princi獨家供應的食品。
與此同時,星巴克于2016年年底接入了微信支付系統,并且在今年2月微信平臺上推廣自己的“用星說”服務。后者是一種可以向朋友贈送星巴克虛擬電子券的程序,也被認為是吸引新顧客來門店的方法。
一種可以向朋友贈送星巴克虛擬電子券的程序——“用星說”。
這些漂亮財務數字讓星巴克之前提出的擴張計劃更有底氣。它曾于去年提出要在2021年之前在中國開出5000家門店,在2016年年末,星巴克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半的任務,并且超過日本市場,成為星巴克門店數量最多的海外市場。而根據王靜瑛透露,截至2017財年的第二季度,星巴克在中國一共擁有2628家門店。
“我們將繼續在中國大約平均每15個小時就開出一家新店,這一開店速度可能將在未來幾十年中保持。”Kevin Johnson毫不掩飾星巴克在中國大舉擴張的野心。
星巴克的擴張計劃不無理由。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計,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而10年前這個數字為11億元人民幣。但在這個市場,出現了大量競爭對手,包括costa這樣的連鎖咖啡店,也包括獨立的精品咖啡——它們甚至更能獲得年輕人青睞。
雖然憑借其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星巴克仍然在中國保持著最大咖啡連鎖的地位,搶先布局,把門店開到更多中國城市,恐怕是其保持市場優勢的先決條件。第二季度,星巴克新進入了五個城市開店,顯然,它還需要進入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