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www.hz-victory.com

`
行業新聞

外資零售巨頭經升級迭代 入華策略趨于“輕資產”

來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第三只眼看零售       時間:2017-03-20

      位列全球零售商十強的德國阿爾迪(ALDI)發布公告稱,計劃于2017年3月20日通過阿里巴巴天貓商城登錄中國市場。同時有消息傳出,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COSTCO)自2015年相繼入駐天貓、京東全球購以及進口電商洋碼頭之后,又與有關部門接洽,醞釀將中國首家實體店落地上海。

  這些近年來登陸中國的外資零售商,與1992年起試水中國市場的第一批外資企業相比,至少經歷了兩輪升級迭代。時至當下,外資零售巨頭對中國市場的掌控力明顯減弱,它們傾向于借助電商渠道、開設一兩家旗艦店等相對來說成本可控,覆蓋面積較大的方式熟悉中國消費者,也就是所謂的“輕資產模式”。

  對比25年間相繼入華的各大零售商后發現,以家樂福、沃爾瑪為代表的外資零售商多在1995年前后入華開辟了大賣場業態的黃金十年。隨著2005年中國對外資零售企業開放區域、門店數量、控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之后,幾乎有80%以上的外資零售商進入中國。但后來者受制于經營理念差異、消費習慣等掣肘,又無先發優勢,一時間退出者眾多。

  或許可以說,外資零售巨頭入華之變,折射出中國零售業的三重改變。

  首先,一、二線城市較高的商品資源集中度,決定了為顧客提供“快速消費、及時送達”服務成為零售企業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15年前后,以大賣場業態為主的家樂福、沃爾瑪等零售巨頭負增長趨勢明顯,即使存在同期增長,也多是通過新開門店實現。上述情況促使他們或是試水“EASY家樂福”、“合麥家”(麥德龍的便利店業態)等小業態,或是通過開設天貓旗艦店、線下體驗店向多業態經營轉變。

  其次,對于三、四線城市的區域零售企業來說,高性價比的商品依然是消費者的剛性需求。在此背景下,一些新進的外資零售借助天貓、京東、海淘等形式入華,對于具備消費需求,卻受制于區域限制的消費者來說,或許將成為與本土零售商競爭的強勁對手。

  由于消費者崇拜外資零售品牌的傾向逐漸向高品質商品轉移,本土零售商在把握消費升級,了解客群需求等方面更具優勢,他們通過整合并購,逐漸向“借力打力”的輕資產運營方式轉變。而一些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企業,卻長期受制于對中國“低價市場”的誤判,導致在消費升級中遭遇顧客流失。

  “雖然歐洲、日本等地先進的零售技術為業界稱道,但中國零售市場同時也越來越讓外資零售商看不懂,反倒是更接的本土零售企業容易掌控全局。”某資深零售高管評價稱。

ALDI(奧樂齊)天貓旗艦店官網頁面。

  首批入華的外資零售商

  向多業態經營轉變

  1992年,八佰伴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零售企業落地上海。當時外商的“活動范圍”還被限制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大連、青島6座城市和深圳、廈門等5個特區。隨著麥德龍、家樂福與沃爾瑪相繼進入中國,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外資零售商開辟了大賣場的“黃金十年”。但近兩年來,他們試水多業態經營的趨勢愈加明顯。

  二十年前,中國零售業還處在粗放式經營之中。其中百貨業態、中國式的食品超市相對來說數量較多,是每個城市消費者主要的購物渠道。為此,外資零售商幾乎全部為大型綜合超市,倉儲式大賣場和會員店業態。到2001年前后,7-ELEVEN便利店也拿到了中國第一張外資連鎖便利店的經營牌照,為外資零售商的經營業態作一補充。

  “對于當時的消費者來說,外資零售商的商品價格低廉,又具備品牌優勢,可以說開一家火一家。”一位沃爾瑪門店管理人員回憶稱。據統計,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企業在中國的單店平均建筑面積達9.455萬平方米,明顯高于我國零售企業的平均水平。同時在商品零售價格上采用“低價策略”,這對收入不高的中國消費者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但是,與“便宜沒好貨”形成對比的是,許多外資零售企業經過長期發展,在經營管理,服務、企業定位和購物環境等方面已經自成體系,他們的低價來源于面對供貨商形成的品牌溢價。從1995年開始,家樂福相繼在上海、北京、武漢、廣州,大連等多個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全球采購基地。

  要知道,以麥德龍為代表的外資零售商,在搶占一、二線市場的同時,還是大量區域零售企業的供應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商品結構決定了顧客的消費選擇。但從2015年起,麥德龍在上海普陀店旁邊開出一家8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作為其測試便利店業務的陣地。家樂福、沃爾瑪也相繼以“Easy家樂福”、“24小時大賣場”等全新業態吸引消費者。

  “雖然業界不看好家樂福開出的24小時大賣場,但是多業態經營一定是同類型零售企業的突圍方向。舉例來說,同樣是4000平方米左右的經營面積,做出一個招商合理的多業態商家組合,以單店面積在25平方米以內的專業店為主,或許比同樣大小的大賣場、精品超市效果更好,也就是所謂的東方不亮西方亮。”某資深零售顧問表示。

  自建渠道轉向借力電商平臺

  三、四線零售商的潛在危機

  此前,以梅西百貨為代表的外資零售商熱衷于通過注資、收購等方式鋪設國內運營平臺,例如梅西百貨曾向佳品網注資1500萬美元,授權其為在華唯一合作伙伴,但最終幾乎都以失敗告終。為此,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臺逐漸成為海外零售商入華的橋梁,再加上海淘需求日益擴大,第三方物流漸趨完善。對于具備消費需求,卻受制于區域限制的三、四線消費者來說,借力電商平臺的外資零售商或將成為其主流消費選擇。

  盤點近幾年來入華的外資零售商,以電商為切入點幾乎成為“新常態”,即使開設線下門店也多是為達到形象展示、線下體驗的目的。例如具備時尚影響力的“維多利亞的秘密”旗艦店已經在上海開業;首家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及臻選品鑒館也計劃于今年年底進駐上海。而傳了又傳的德國阿爾迪,甚至直接避開實體店市場,以“奧樂齊”為名上線天貓旗艦店。

  與重資產運營的前輩們相比,這些零售外資新銳更看重成本可控。首先,中國的電商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以順豐、“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快遞行業幾乎可以替代零售企業做到覆蓋“最后一公里”。而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又具備自建渠道難以比擬的流量優勢。可以說,類似于好市多(COSTCO)、阿爾迪(ALDI)這樣的零售企業,選擇了一種相對來說更為經濟、覆蓋面更廣的入華方式。

  同時,這也是其在面對中國零售市場不確定性增大,而選擇規避風險的做法。就拿阿爾迪來說,他們敢于將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100%,一方面是對其自有商品品質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上線的品類較少,目前僅有紅酒、早餐、零食等幾類日耗品。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利用電商大數據系統進一步了解中國消費者,再行運作實體店,或許勝算將會更大。

  但是,這對于三、四線城市的本土零售商來說,實際上面臨巨大的潛在危機。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進口食品等中高端商品的選擇更多,數量眾多的社區超市、便利店都能夠為顧客提供品類豐富、快捷方便的購物體驗。反觀三、四線城市,實際上消費水平差異不大,一旦阿爾迪等零售商開出線上旗艦店,或將促使此類客群完成消費升級。

  外商輕資產入華

  本土零售商趨向并購整合

  2015年前后,外資零售商普遍開始面臨一線城市增長受阻,二、三線城市增長停滯的困境,他們紛紛將瞄頭對準了三、四線城市。但與此前的國內零售格局相比,當下的本土零售商更偏向于整合并購,一方面是永輝、步步高、王府井等企業通過戰略持股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則是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入股線下實體店布局全渠道。可以說,留給外資零售企業的市場或將越來越少。

  區域零售企業出現并購整合潮,實際上是對中國零售市場預判之后做出的改變。“并購整合,從企業層面上來講,是企業拿錢去讓專業的人做它想做的事。比如說阿里巴巴聯合上海百聯,也是看上了百聯在上海超過3300家門店,業態涵蓋購物中心、大賣場以及便利店的線下優勢。”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高管分析稱,“百聯的門店幾乎都在成熟商圈,阿里即使有錢,如果不通過百聯,它也不可能迅速滲透到這些門店。那么融合就是借力打力的最好方式。”

  另外,并購整合也是企業實現輕資產運營的方式之一,例如將物流、供應鏈、線上流量等重要板塊“外包”給其他平臺,這和好市多、阿爾迪等企業通過電商入華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永輝超市某負責人曾表示,“未來零售企業發展至輕資產運營模式的可能性極大,本土零售企業間的并購整合,有些看似由資本推動,實際上是形成區域壁壘的必然趨勢。中小企業在區域間整合為當地龍頭,在此基礎上又會發生跨區域整合,乃至線上線下的聯合兼并,或許都是未來零售企業的發展之路。”

  對于2015年后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商來說,既不具備沃爾瑪、麥德龍等企業的先發優勢,又面臨本土零售商線上線下新融合的消費變革。可以說,“外來和尚好念經”的優勢不會出現,它們或許將成為消費者的補充選擇,但成為主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