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對外宣布萬達轉型基本成功。他明確提出,不僅萬達集團不是地產企業,萬達商業也不再是地產企業了。新興產業雖然增速高企,但是核心利潤來源還是地產。此外,近期時間內,王健林一度非常看重的萬達金融集團和網絡科技集團就有三名管理層人員離職。所以,萬達轉型新業務還面臨重重挑戰。
盡管萬達集團2016年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但新業務高層頻繁動蕩等似乎都預示著轉型的艱難。
獨立運營的商管集團
近日,萬達商管集團從萬達商業獨立分拆出來。據悉,萬達商管集團總部編制462人,領導職數1正2副。其中,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齊界兼任萬達商管集團總裁;王志彬為萬達商管副總裁,協助總裁負責商管工作,主管前期工作;梁飛建為萬達商管副總裁,分管運營工作。
齊界自2000年4月加入大連萬達集團,曾擔任本公司執行總裁及副總裁及南方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及成本控制部總經理等多個職務。王志彬也加入萬達10年,兩位均是萬達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共同經歷了大連萬達創業、萬達商業上市、萬達轉型等階段。
梁飛建,歷任萬達商管武漢、石家莊區域、福州區域、廈門區域總經理,2013年7月已離職。此后,又于2016年下旬回歸萬達集團,任商管公司首席運營官一職。
核心班底的任命,可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對萬達商管集團的重視。
據業內人士分析,萬達成立商管集團,主要還是與“輕資產項目”有關。萬達未來的輕資產項目將越來越多,商管公司就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
近兩年萬達推出了“輕資產”模式,2016年已成功開出20多個輕資產項目,據此前萬達的規劃,2017年以后,萬達將保持每年至少開業50個萬達廣場的速度,其中40個以上是輕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商業地產研究院、資產管理部劃轉至商管集團,代管萬達百貨、兒童娛樂公司。萬達百貨重啟信號啟動。
此前,萬達百貨為了止損,曾在2015年一年關閉旗下56家百貨門店震驚業界,被視為百貨急速衰退的信號。如今萬達重啟百貨,所謂何意?
“萬達關掉的都是經營慘淡、業績不理想、長期虧損的門店,留下來的萬達百貨卻成了業績的保障。”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主席助理柏文喜說。
自2016年10月以來,萬達百貨的銷售業績實現了同比增長,總銷售額超過150億元,與銀泰百貨不相上下。
此外,2016年“雙十一”期間,全國40家萬達百貨銷售凈額增長36%,百貨店日均客流增長15%。“雙十一”當日,全國銷售凈額增長達107%,客流增長48%,實現了全國門店業績爆發。
“一方面是萬達百貨新加盟的來自銀泰、茂業系的人才,另一方面百貨業目前面臨電商以及其他業態的強力進擊和競爭,專業化和小型化、購物中心化是不可扭轉的趨勢,但是百貨業并沒有到全線潰退的地步。目前只是在一線城市百貨業的傳統優勢已不存在,需要從專業化和改變經營模式方面配合行業變化才能繼續生存和發展,但沉淀在二三線城市還有一定周期的生命力。”柏文喜分析道。
在這種背景下,萬達重啟百貨。
另外,與萬達商管集團同時成立的還有集團證券事務中心,編制5人,領導職數1正1副。集團資本中心、證券事務中心工作由集團董事長直管。
此次萬達的人士任命中,劉朝暉被任命為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分管集團資本中心、證劵事務中心。資料顯示,劉朝暉,萬達集團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同時也是萬達商業董事,負責萬達商業IPO。
這透露出萬達商管成立的另一層使命。王健林也給萬達商業提出了新的目標——從2017年到2025年,租金年均保持25%增速。“地產的PE也就10倍左右,但商業租金的PE是30倍甚至40倍。”他說。
一邊是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低估感到不忿而退市,另一邊卻是為了高PE轉型。這說明,在王健林的思路里,商業地產的轉型已經和重返A股形成了互通關系。從萬達集團目前的產業來說,只有商管集團經營管理的業務更有可能上市,此次成立商管集團目的之一或為上市做準備。
轉型艱難
不過,盡管萬達對外表示已不再是地產公司,但從萬達公開的數據來看,2016年,如按房地產合同收入口徑計算,因主動調減600億元房地產收入,萬達集團收入同比減少13.9%。原因是公司轉戰娛樂業之際商業地產市場降溫。根據萬達公布的經營業績,2016年萬達集團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未經審計的凈利潤也大于地產。
因此在1月14日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對外宣布萬達轉型基本成功。他明確提出,不僅萬達集團不是地產企業,萬達商業也不再是地產企業了。
然而從數據來看,2016年,萬達集團營業收入2549.8億元中,電影產業收入391.9億元,同比增長31.4%;體育產業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9%;旅游產業收入174.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0%,同比增長37.1%;兒童娛樂收入5.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3.4%,同比增長137.8%;萬達金融集團收入213.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27.7%。新興產業雖然增速高企,但是核心利潤來源還是地產。
此外,萬達轉型新業務還面臨重重挑戰。僅在3個多月時間內,王健林一度非??粗氐娜f達金融集團和網絡科技集團就有三名管理層人員離職。
2016年12月,萬達金融集團副總裁兼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陸肖馬離職;12月底,萬達金融集團總裁助理兼萬達保理有限公司與萬達征信有限公司總經理嵇磊離職;2017年2月,萬達飛凡信息公司CEO李進嶺正式離職。
高層的變動最能反映一個公司的命運。飛凡三任經理人的變動反映公司可能是戰略出了問題。拋開萬達的光環,飛凡要想對抗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在電商行業的位置,其簡陋程度簡直不可思議。
金融領域,萬達金融集團2016年收入213.5億元,完成計劃的127.7%,是各業務板塊中超額完成計劃最多的一部分。但與2015年工作報告中曾提出的種種設想相比,仍有差距。
首富今年幾乎沒有談到金融部分,在萬達官方的王健林發言稿中,“金融”兩個字在總計一萬多字的全文中僅出現兩次——2016年業績與2017年目標。
金融和互聯網的新業務依然是任重而道遠。首富期望依托的百貨業,寒冬未散,整個行業都進入瓶頸期,未來能為轉型的萬達商管集團帶來多少驚喜仍未可知。
“無論如何,萬達向輕資產的轉型應該說是戰略方向選擇正確,可以發揮萬達的管理和技術優勢,提升資產回報率進而提升萬達的估值,這個是符合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要求的。從目前向輕資產轉型的速度來看還是蠻快的,但是萬達的資產體量過大,這一轉型需要的時間會是比較長的,無論是存量調整還是增量調整,涉及的資產調整空間也會是非常大的規模。”柏文喜說。
本文來源于中國房地產報作者李克純,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