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的夫妻便利店、拌面扁肉店、水果店等小商鋪是傳統社區商業的標配。不過,這種情況正在逐漸轉變。昨天記者了解到,以房產商為主打造的新興商業街區陸續露臉。相對于大型城市綜合體,商業街區主題化更加明顯,有藝術街區、公園街區等等。隨著大量商業街區的進入,連鎖化、特色化的商業業態也進駐各個社區,意味著福州社區商業開始升級換代,進入個性化階段。
昨天記者在福州舉行的中國商業轉型與創新論壇上獲悉,包括融僑旗下融僑中心、融僑外灘壹號、臺嶼里等在內的眾多全自持商業項目將陸續在福州開業,融僑中心預計今年9月開業,融僑外灘壹號預計2019年開業。在眾多全自持商業項目中,有一個項目將以高端休閑配套為主要商業業態,利用藝術家資源,將藝術融入場內的各個樓層空間,打造成福州文化藝術商業城市會客廳,目前已有大夢書屋、八閩小聚、遠洋私廚、良木智造、鋪家生活館等眾多品牌商家簽約入駐。另一個項目則將引入精致名品、異域餐廳、健康生活方式中心等,打造成為濱江精致生活美學館。
事實上,福州不少新的商業中心都已不再規劃“大而全”的城市綜合體,而是向中小型的社區商業街區轉變。較早的如萬科廣場上海道就以打造國際化時尚街區為目標。去年底開業的福州正榮·財富中心定位為“小而精”的社區型購物中心,社區商業面積僅7萬平方米。福州奧體陽光天地打造的也是公園體驗式商業街區。福州融僑中心的綜合商業面積也只有13.5萬平方米。
福州以商業街區為定位的項目還有很多,比如萬科金域中央CBD、三江城等,華潤全面接手樂都匯后也將打造社區商業。
“隨著這些項目的陸續露臉,福州社區商業也開始升級換代。”業內人士說,傳統社區商業以夫妻便利店、拌面扁肉店、水果店等小商鋪為主,雖然近幾年也在逐漸升級,但仍較雜亂且千篇一律。新興商業街區興起后,社區商業就進入了主題化發展階段,原來不太愿意進入社區的麥當勞、肯德基甚至星巴克、哈根達斯等,進入后對傳統的社區商業是一種巨大的提升,而且根據周邊客群特點定制性的商業社區也將越來越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在論壇上表示,消費結構升級、消費方式發生重要變化、消費群體結構改變,對商業零售業的轉型創新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差異化特色經營應從城市化趨勢出發,精準定位,以需求為引領,實現商業零售形態的創新。
業內人士分析,從福州目前的商業結構看,超大型的城市綜合體已處于飽和狀態,而社區商業則有不小的提升空間,未來福州商業將呈現出由城市綜合體聚集而成的大型商圈和社區商業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補充的格局。
本文來源于福州新聞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