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位于成都成華區的北京華聯雙橋店正式閉店調整,作為目前成都僅剩的一家華聯,它的離去也意味著北京華聯徹底退出成都市場,后期項目將如何調整轉型已不再與華聯有關系。而據相關人士透露,該商場后期或將轉型做奧特萊斯業態,與此前建設路成都華聯轉型優客城市廣場定位城市奧特萊斯如出一轍。
北京華聯雙橋店
華聯出走大通燃氣尋“接盤俠”
據贏商網了解,北京華聯成都雙橋店于2003年正式開業,至今已有12年之久。該商場營業面積約3.5萬平米,開業后一度成為成都面積最大最具知名度的百貨商場之一,在老一代成都人的記憶力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據了解,北京華聯雙橋店與鹽市口店的物業方都是大通燃氣公司,該公司近日發布公告稱其與北京華聯簽訂的租賃合同租約為20年,目前租約還未滿。其中,第11至第15個租賃年度為1399.68萬元/年,第16至第20個租賃年度上漲至1511.65萬元/年,由此看來,百貨業遇冷導致銷售額下滑人氣驟減加上日漸攀升的租金或許就是讓北京華聯敗走成都的主要原因。
大通燃氣方面,此前也公開表示會與北京華聯方面積極協商,此外,也將同時啟動雙橋商場物業的招商工作。也就是說,商場目前處在招商階段,后期轉型方向還不確定。
但據內部人士透露,該商場很有可能攜手其他運營商或機構轉型做購物中心,與建設路成都華聯類似,此前的百貨業態也將被徹底顛覆,但截至發稿時止,該消息還沒有得到證實。但也有消息指出,目前大通燃氣已將雙橋店的商業物業再一次整體打包出租,掛牌的租金為1500萬元/年左右,接盤方還未出現。
事實上,成都華聯作為大通燃氣旗下零售商業資產全資子公司,其經營遭遇困境在早前就已初見端倪。據大通燃氣2016年中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成都華聯已經連續三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降,6月中旬,大通燃氣發布公告稱擬終止子公司成都華聯旗下所有商業零售業務,業務范圍包括了成都華聯自營的商業零售業務,而大通燃氣的主營業務也從“城市管道燃氣和零售商業”轉變為主營“城市管道燃氣”。
百貨閉店潮持續發酵 路在何方?
2015年開始的成都百貨業閉店潮如今依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NOVO、西武、天虹、尚泰、摩爾、華聯商廈、北京華聯,百貨業已成為閉店重災區。在此過程中,一些百貨開始謀求自救,轉型升級花樣百出,成都的優客城市廣場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優客城市廣場
2016年6月,建設路華聯商廈宣布閉店調整,經過兩個多月的改造,該商場以優客城市廣場的面貌亮相,全新的“城市奧特萊斯”業態也引起了諸多業內人士的關注。作為成都首個由百貨轉型購物中心的案例,其后期發展運營將會如何演變也非常值得關注。
2013年開始,成都百貨商場業績就開始明顯下滑,同質化嚴重、業態單一、服務不到位、管理人才出走、購物環境跟不上時代發展,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百貨業的整體低迷。在此大背景下,“百貨業或將徹底消失”的聲音不時出現,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短時間內百貨業態被徹底取代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百貨在成都扎根二十幾年,它已然演變成一種消費模式,人們的消費習慣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
在激烈的競爭中必然會有百貨門店敗下陣來,而他們的退出也給留下的百貨們以警醒和機會。就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百貨只有不斷接近市場需求、不斷向新型購物中心經營模式靠攏,才能贏得一線生機,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百貨在成都的路還有多遠,他們最后是否會集體消失或殺出一條血路,還有待時間檢驗。
本文來源于贏商網四川站作者羅紅梅,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