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www.hz-victory.com

`
行業新聞

滑出前三的綠地將推大批新人上位 張玉良要干什么?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時間:2017-01-12
核心提示:2014年前后綠地在房地產主業之外逐漸提出“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新興戰略,如今張玉良指出,繼續調整和優化結構依然是綠地的重點,“如今的綠地已經跟其他房地產企業不一樣了。2016年整個集團的總額超過3700億,綠地已經是具備綜合性產業特征的企業集團。”



  1月11日,綠地集團發布了2016年業績快報。快報顯示,綠地控股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594億元,利潤總額142億元,年末總資產6926億元,分別實現25%、34%和15%的同比增長。其中房地產主業在這一完整財年合同銷售金額2550億元,同比增長11%。

  值得一提的是,12月萬科、恒大、碧桂園相繼公布了2016年的全年業績,銷售額均破3000億,位列全國前三,并被冠以房地產“WEB”(萬科恒大碧桂園)的稱號。

  相較之下,曾長期“霸占”房地產排行榜前三的綠地,卻自2014年與萬科爭奪一哥之位后,逐漸淡出三甲之席。這一度成為市場對綠地的一大質疑。

  但也是2014年以來綠地便一直大力宣稱“轉型戰略”,而這也是張玉良對排名一問的“張式”解法。1月11日,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就多次強調,綠地已經不是單一的房地產企業,“2016年綠地發展策略的核心仍然是‘時、勢’二字。‘轉型、升級’在綠地永遠是常態。”

  而從綠地披露的2017年戰略信息可見,從戰略結構優化、產業聯動、人事結構調整到具體的產品結構和合作方式,綠地在2017年都有大的改變。

  戰略優化:房地產結構調整 新產業增幅翻番

  2014年前后綠地在房地產主業之外逐漸提出“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新興戰略,如今張玉良指出,繼續調整和優化結構依然是綠地的重點,“如今的綠地已經跟其他房地產企業不一樣了。2016年整個集團的總額超過3700億,綠地已經是具備綜合性產業特征的企業集團。”

  而深度調整戰略的背后,張玉良考慮的是“供給側改革”的導向,其直言,綠地的打法是抓住結構性的市場機遇,將資源配置到有需求、有增長潛力的重點地區和產品領域。

  記者注意到,由此綠地在房地產主業進行了產業結構與區域結構“雙調整”。而數據顯示,2016年綠地在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的銷售比例約7:3,一二線重點城市與其他城市的新增土儲比例也基本為86%:14%,而2016年綠地住宅和商業辦公的物業與土地的比例也基本為7:3,結構統一性很高且較為均衡,這輪為期一年有余的調整有一定成效。

  專訪中張玉良就直言,2017年在綠地的計劃中 ,房地產并非“停下來”,只是增長慢一點,今年要比去年上漲15%-20%。“綠地是綜合企業,應該看總規模而不是單一的一塊。而且就算單看房地產,要超越綠地,估計也很難。”

  “而其他產業板塊會快速成長,比如大基建2016年比2015年翻了一番,規模從500億到了1000億,2017年還要翻一倍上到2000億。”

  據了解,2016年綠地基建產業在平臺能級、布局力度、項目含金量均大幅提升,已成為綠地又一個千億級以上的產業板塊。全年成功并購了江蘇省建、博大綠澤等一批實力基建企業,已初步形成“覆蓋投融建造管、布局東西南北中”的基建產業版圖,產業平臺快速擴張。并成功中標南京地鐵5號線、寧波杭州灣新區等多個PPP項目,覆蓋地鐵、高速、城市公園、片區開發等多個領域。

  而2017年據張玉良透露,綠地將依托大基建基礎進入“特色小鎮”領域。據透露,目前綠地在上海崇明島、杭州灣已經有落地實踐,計劃在江西(南昌周邊)打造健康小鎮、智慧小鎮,在鄭州也簽了兩個小鎮。

  而在金融產業,《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在“投資+投行”的大資管金融的全產業鏈框架下,綠地已收購香港4、9號證券牌照并成立綠地(亞洲)證券,開展境外房地產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及管理,并參與了螞蟻金服二期、360私有化等市場熱點項目。

  據張玉良透露,綠地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在新加坡發行的210億REITs、保險拍照獲取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階段性進展。保險將成為集團金融產業的重要板塊之一,證券信托等則是保持流動性的工具。

  “目前2016年綠地金融方面的利潤約40億,在集團的利潤率占比約25%,2017年計劃金融的利潤率占比要也穩定在20-25%。”張玉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

  在大消費領域,張玉良重點透露,在醫療領域綠地有望與相關具備產業資源的合作方牽手,通過合作成立公司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合作,發展特色醫院、健康產業的關聯產業、遠程醫療等業務,進軍大健康。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2016年綠地在消費產業則主要集中在供應鏈的發展。進口商品直銷實體門店G-Super在區域中心城市加速布點,門店總數達到26家,規模躍居精品超市行業前三。“線上線下同步擴張,持續向供應鏈上游拓展、向平臺化演進。”綠地表示。

  產業聯動:模式迭代業務協同 快速進軍綠色小鎮大健康

  在“新興產業增速翻番”的計劃下,張玉良認為,綠地將加速迭代創新的商業模式、多產業多業務模塊的協同效應。

  以綠地新進領域特色小鎮為例。據張玉良透露,“特色小鎮是國家鼓勵的領域,綠地要用既有資源做,比如與交大和復旦合作培育新產業,先在長三角,一線城市周邊30-50公里的地方,造特色產業,把城市和生活功能建起來,這樣來做特色小鎮。”張玉良指出,選址是這一工程的重點,綠地會選擇在有溢出效應的城市,交通方便、成本低,環境好的地段開展,方式上則是一級開發跟大基建聯動,由第三方基建來做,這樣自身資本金小也可以運用政府PPP的支持。

  商業模式迭代方面,據了解,隨著地鐵PPP項目的正式落地,“地鐵+物業”模式將為綠地房地產主業和基建發展拓展更大空間。“進口商品直銷+地產開發”則會成為綠地在區域中心城市迅速啟動商業體運營的標配模式。

  即使是在傳統的房地產主業,綠地在2016年聚焦的兩個關鍵詞“輕資產”、“產品+服務”將持續放大。據了解,綠地將針對房地產大宗資產,大舉推行資產證券化,與新加坡榮耀基金共同設立210億規模REITs,并擬在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在新獲的美國南舊金山產業園項目中,也采取了合作收購、小股操盤的輕資產運作模式,有效優化資產結構,提升盈利能力。

  針對商辦產品,綠地擬通過集成內外部資源,形成“創客中心、金融服務、企業服務平臺、綠地進口商品直銷中心等”一系列重點商辦項目的標準配置,運籌商辦地產。

  針對大型產城一體化項目,綠地在資源整合、產業導入方面多線布局,包括戰略入股重慶協信意在全方位整合商辦產業資源,與上海交大搭建產業聯動平臺并引入醫療科技等產業資源,均為商辦及產業地產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激活運營價值。

  同時,張玉良還透露,綠地在投資與管理方面也將有變化。資本層面,綠地將同步推進戰略性并購和財務性投資,2017年計劃探索發展創投業務,重點投資有成熟科研成果的創業公司,獲取投資收益,孵化產業資源。

  人事調整:2017年高管將大規模更新

  基于多產業資源協同的需求,張玉良透露,在管理層面計劃建立和運行若干區域管理總部,統一對外接口,統籌協調資源,提升“投資+基建+產業+新城”等新商業模式的運行效能。同時,房地產業務也將逐步向大市場、大區域、強管控的格局過渡。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此前綠地曾從各行業獵入一大批“80后”進入綠地但任要職。張玉良表示,人才為匹配綠地戰略的“大轉型”,2016年曾開展了“千人干部培訓”,并層層篩選最終留下40人作為后備新干部,輸送入管理層,單位的正職更換率達到了20%。

  “一批就提了40多個新干部上去,2017年人還是重點,全員還會再進行一輪大規模的更換,再推一批年輕人上去。”張玉良表示。



本文來源于
每日經濟新聞,作者吳若凡、王婷婷,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