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剛過,就傳出了廣州百貨珠江新城店關門的消息。這也讓人們對超市行業在新一年的處境更加擔憂:零售環境的下行,關店的風波已經在超市行業蔓延,不管是沃爾瑪等華潤萬家,都未能幸免。
在這樣的態勢下,超市行業如何打造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新零售無疑帶來了更多可能,無邊界的零售理念已經成為了挽救超市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以,當下傳統商超爭先恐后登上全渠道的混合擂臺。O2O的理念或許能夠為我國超市行業注入發展的新動能。
不過,盡管將線上線下打通、提供網上購物平臺已經給成為超市行業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基本做法,而且在這一潮流下不少商超都開始自建電商。但是從運營狀況來看,似乎并不理想。傳統商超由于缺乏先進的經營理念,而且自建電商平臺確實需要投入巨大的維護、推廣成本,已經讓不少先吃螃蟹的企業陷入了瓶頸。
有了前車之鑒,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型超市走向了與成熟電商合作的道路。沃爾瑪接入京東的自營物流,并在京東上線了沃爾瑪國際官方旗艦店,開始將線下業務逐漸向線上傾斜;麥德龍更是與天貓合作,要打造“未來20年的新動能”;華潤萬家、樂購、蘇果超市更是與美團外賣實現全面對接,充分利用了后者的龐大流量與配送資源。
如今,O2O的零售業態中,超市行業在業績蕭條的態勢下,對于全渠道銷售模式的探索也越來越積極。
對于超市行業而言,接入電商并不僅僅是意味著多了一個銷售路徑,電商擁有的“數據黃金”更是為超市行業制定銷售策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數據來對物流倉儲、品類配置、購物場景進行各個渠道的調整,更能夠對消費需求進行預測與引導、擴大超市產品在消費群體中的滲透率。
而且,通過與電商融合,超市行業在吸引消費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花樣:微信攬客、VR實景體驗等,賺足了消費者的眼光。
再者,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市行業商業模式分析報告》的分析,未來超市行業的發展方向將會走向細分,越是垂直的品類,越能夠以專業優勢滿足消費者需求。
因此,對于超市行業來說,與電商合作將更有利于達成這一目標。
本文來源于前瞻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