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費終于在中國內地實現了三年來首次增長。然而,并不是所有內地的中高端商場都能搶到這塊做大了的蛋糕,如果經營不善,定位不準,有的商場連快時尚的蛋糕也難保住。日前,廣州天河一家新開業不久的購物中心就連關兩家快時尚店。
增長
最近,有機構統計2016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將達2490億歐元,卻出現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首次負增長。但中國市場今年在本地奢侈品消費實現三年來首次增長,達到170億歐元。
從剛剛結束的廣州友誼冬季感恩促銷數據來看,頭兩日,友誼環市東店已經創下了銷售破億的今年單店促銷最好成績。廣州友誼總經理江國源表示,近兩個月來友誼的銷售同比出現增長。
廣州奢侈品消費最集中的太古匯方面,銷售數據也同樣保持單位數增長。“太古匯在2013年至2015年取得連續3年銷售額和客流雙位數的增長。”太古匯(廣州)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隋頌偉告訴記者,2016年上半年依然保持銷售額和客流增長的趨勢。此外,隨著廣州天河商圈港資商場的增加,該商業中心亦開始考慮與其他商場合作共贏,避免加劇競爭。
日前,廣州太古匯迎來了開業五周年慶典,隋頌偉表示,2014年至2016年9月共引入71家全新品牌進駐太古匯,其中有41家更是首次進入廣州。
另外,廣州老牌高端商場麗柏廣場方面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經過調整,其銷售和租金依然保持良好,大客戶年銷售額高達千萬級別。
關店
然而,中高端消費做大的蛋糕并不會普惠所有商場。
開業前就號稱走高端路線的天環廣場不但在試業期間調低了品牌定位,最近其引進的兩家快時尚品牌門店同時關店。
27日,GAP以及旗下副牌OLD NAVY于同時撤出天環廣場。對此,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驚訝。天環廣場相關人士表示,是品牌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更多的信息還在了解當中。
另有業內人士則向記者透露,Gap旗下兩大品牌的撤出,與天環的經營現狀不無關系。“租金高、客流少。”該人士指出,作為新鴻基的力作,天環廣場確實令人失望,除了蘋果旗艦店,沒有其他驚喜。
走進天環廣場,記者發現地面以上大部分經營面積至今仍未能開業,高端品牌遲遲未見蹤影。曾被傳要進入天環的多個品牌紛紛轉到太古匯。據了解,近期,太古匯強化一樓奢侈品牌的定位,吸引了GUCCI、FendI、卡地亞、葆蝶家等品牌進駐。
“現在天河商圈已經形成初步的消費模式高端的去太古匯、中高端的選擇天河城、吃喝玩樂的去正佳,天環給到的感覺卻很模糊。”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說。
泡沫
其實,就如奢侈品品牌曾經在全國瘋狂擴張一樣后不得不調整一樣,快時尚品牌也正在中國經歷迅猛發展期后遺癥。
據相關機構統計,2016年上半年,優衣庫、ZARA、H&M等15大快時尚品牌共開店145家,與往年拓展速度相比,有逐漸放緩的趨勢。其中優衣庫開設門店31家,H&M開店24家,ZARA開店6家,而Gap僅新開業2家。與此同時,部分快時尚品牌開始著手關店。
關店原因自然來自業績壓力。據2016年各品牌公布的相關財報數據顯示,Gap、H&M、優衣庫等快時尚巨頭業績持續走低。其中瑞典快時尚零售商H&M上半年業績陷入泥潭,利潤暴跌21.5%至79億瑞典克朗(約合9.455億美元)。Gap Inc一季度收入預警則顯示,4月銷售額從上年同期的12.1億美元降至11.2億美元,一季度銷售額也從36.6億美元降至34.4億美元。
“現在中國國內奢侈品消費上升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幣貶值帶來海外購的優勢減低,另一方面則跟很多奢侈品品牌全球調整價格有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座城市的奢侈品消費將會更加集中。”有商業專家認為,未來奢侈品蛋糕的搶奪將會更加激烈。而對引進了快時尚品牌的商場來看,競爭則表現在同一商圈內的廝殺。
“如果購物中心定位不清晰,經營沒有特色,再強的外觀設計和噱頭也難在新商業王國中分得一杯羹。”一位廣州資深商業人士表示。
鏈接:
GAP銷售額連續7個季度下跌
GAP最新公布的第三財季財報(截至10月底)顯示,Gap旗下所有品牌第三財季銷售額為37.98億美元,同比下降2%。除了Old Navy銷售額增長3%,Banana Republic和Gap銷售額同比下降了8%。這已經是Gap的銷售額連續第7個季度下跌。
而繼去年6月Gap宣布當年要在北美關掉表現不佳的175家分店;今年11月,Gap又宣布將關閉65家店鋪,超過此前預計的50家。
但是,Gap集團的CEO Art Peck日前表示,由于電商平臺對消費行為的沖擊,Gap集團將會通過多種營銷方式提高客流量。目前,Gap集團已經看到中國市場經濟正逐漸回暖,盡管中國消費者對于購物態度仍然較為謹慎,但在未來,Gap集團會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GAP目前在廣州還有另外兩家門店,其中一家就位于天環廣場隔壁的正佳廣場。old navy在廣州的另一家門店是位于珠江新城的太陽新天地。
本文來源于羊城晚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