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發展很快,2013年老年人口占到14.8%,人口規模超過2億。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30%,規模接近5億。以3年、5年為一個周期,看人口結構變化,很快從三角形變成一個紡錘形,老齡化速度很快,規模也是很大的。
養老產業涉及老年用品、養老服務、養老設施、老年金融等與一、二、三產業都有關系。
養老服務是整個養老產業中的一部分,養老設施跟我們關系很大。機構養老直接影響養老設施的需求,居家養老當然也影響到機構養老,關系更大。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城市老齡化的發展,我們要建造和發展適合不同老年人的不同要求的各種類型的住宅。其中老年公寓會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首選,對老年公寓的需求會不斷增長,將會推動養老地產市場進一步拓寬。
社會資本紛紛進軍養老地產,目前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公司、保險公司、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由于養老地產行業還處于成長期,市場養老的模式剛剛起步,普遍存在養老住宅入住率不高,表面上呈現供過于求的態勢。
目前,我國處于老齡化初期,雖然已經開始出現老年專項市場,但由于老齡化并未加劇,該市場對養老地產的需求量并不大,加上養老人群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以及養老消費理念較為落后(主要依賴兒女),致使養老地產仍處于發育期。
養老市場的成熟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也將促進政府完善養老政策,不僅健全養老社會保障制度讓客人放心消費,還將在拿地、金融、經營等方面給予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介入的機構重點應從老人的核心需求出發,打造充分體現大健康和老人生活需求的“醫養康結合”的社區。立足大健康談養老,創新商業模式。統籌全產業鏈條的產品、服務、設施、金融等。
養老地產的發展缺乏國家政策的支持,例如土地、金融、稅收等政策,這對于處于行業生命周期上升期的養老地產來說,增加了拿地、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由于缺乏政策保障,使得新興的養老地產產品更難以被風險意識強、行事謹慎的養老專項市場所接受。
本文來源于前瞻網,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