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口老齡化現象逐漸嚴重。截至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達到2.2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約16%。由于老齡化基數大、增速快的特點,老齡化將進一步擴大。根據《中國養老產業規劃》報告顯示,到2030年左右我國養老服務業市場的總產值將突破10萬億大關。老齡化人數的增多也帶動了老年人對“適老化”住區和養老住區需求的增長,看到養老商機的一線房企們,紛紛行動起來推出了自己的養老地產。
目前, 我國養老地產的開發模式主要有三種:1.隔代親情模式,即養老公寓與親情家人住宅相輔相成的共融性設計,適合兩代人居住。 2.會員制醫養模式,即針對自理老人和護理老人群體,養老項目產權自持,采取分等級的會員制的盈利模式。 3.旅游養生模式,即在風景資源特色區,開發具備養生、旅游、觀光的度假式、候鳥式養老居住模式。
一、隔代親情模式養老地產
萬科:幸福匯老年公寓
萬科于2012年推出“幸福匯老年公寓”,位于北京市的房山區,是萬科在北京進軍老年地產的首個試驗項目。項目包括兩個形態:“活躍長者之家”和“活躍長者住宅”。第一種“活躍長者之家”利用“萬科幸福匯”的商業配套用地,建設130套戶型面積在60-80平米之間、規劃建筑面積1.6萬平米的老年公寓,以萬科自持出租經營的方式運營。公寓周邊配套醫療服務站、心理咨詢、老年學校、專用浴池、圖書館、健身房等設施,以及24小時呼叫護理服務、送餐、果蔬超市等送貨上門、收費代繳等服務。第二種“活躍長者住宅”,面向市場銷售。該產品在戶型設計上更傾向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生活需求,如配備電梯、防滑衛生間和其他無障礙設計,以及由專業醫療機構提供遠程體檢監控等設施。
除萬科外,行業內采用隔代親情模式打造養老地產的項目還有:太陽城集團推出的北京太陽城國際老年公寓、親和源老年公寓等。
二、會員制醫養模式養老地產
保利:和熹會
保利地產和北京安平投資有限公司在2012年11月合作推出“和熹會老年公寓”,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和熹會作為公司旗下專業的養老產業運營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管理服務,包含中醫養生,休閑娛樂,康復治療、醫療綠色通道等醫養、頤養服務。據了解,和熹會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均有布局。經過多年探索,保利地產已經構建了自己獨特的養老機構品牌“和熹會”,以“健養結合,身心并護”為宗旨,為長者系統提供醫療、照護、康復、營養、心理疏導、娛樂“六位一體”的高品質養老服務。
遠洋地產:椿萱茂凱健
椿萱茂凱健老年公寓是遠洋地產與哥倫比亞太平洋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一個項目,位于北京亦莊,主要針對高齡、部分失能、失能老人提供高品質的護理服務。該項目盈利模式為“會員費+月費”的收費方式。其中,會員費為50萬元,有效期20年,而月費則根據護理的等級不同而不同。
除了保利地產和遠洋地產外,行業內采用會員制醫養模式打造養老地產的項目還有:復星集團推出的星堡中環養老社區、樂成養老推出的恭和苑等。
三、旅游養生模式養老地產
綠城:烏鎮雅園
綠城烏鎮雅園是綠城房地產集團和雅達國際合作開發的高端休閑健康養生主題社區,該項目位于桐鄉烏鎮雅達國際健康生態產業園內,總占地面積約650畝,總建筑面積達60萬平方米。整個產業園定位為復合型健康養老主題園區,規劃有養生養老、健康醫療和休閑度假三大主題,并設有雅達國際康復醫院、頤樂學院、自助養生居住區、國際養老中心、養生度假酒店和特色商業區六大板塊。
除了綠城集團外,行業內采用旅游養生模式打造養老地產的項目還有:雅居樂集團推出的清水灣、萬科推出的雙月灣等。
從我國國內情況而言,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來自于很多因素,比如養老服務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民辦養老機構資金不足、養老從業人員缺乏、缺乏成熟的運營模式。雖然養老地產處于起步階段,養老地產無疑是房地產對老齡化現象的問題解決的一次嘗試。無論萬科、保利、遠洋還是綠城等房產商們都建造了一系列的針對養老服務的基礎設施,憑借地產商本身雄厚的資金實力,推出相關的養老服務項目。
從以上三種養老地產模式來看, 養老模式的核心在于養老服務而非地產,而且養老地產不是簡單的房產開發,也不是單純的醫療保健,而是一個牽涉到投資、運營、醫療、保險、服務的系統工程。養老地產是養老產業的一種形態,養老需要依托地產才能形成相關的養老社區,而且最后落腳點在于老人的養老服務體驗。
對于正在起步的養老地產,能否解決目前老齡化的難題,做到“老有所養、養有所樂”,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于億歐網,作者張振偉,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