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背景下養老服務構建策略
來源:未知 作者:未知 時間:2014-11-25
核心提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因此,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養老問題考慮在內。
當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由此帶來老齡人口養老、醫療、衛生等新問題。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因此,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養老問題考慮在內。城鎮化的高速推進和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給我國社會養老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完善養老產業政策,大力推進養老產業的發展,既是推動城鎮化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城鎮化背景下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
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截至2012年末,全國共有養老服務機構4.2萬個,床位381萬張,接收各類人員262萬人。我國的養老產業尚處于勞動密集型的服務型產業的起步狀態,盈利較低而且沒有固定、成熟的商業模式。通過各項政策的大力扶持,養老產業將逐步過渡到技術和資本密集型,口碑、技術、品牌將成為其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個性化服務將成為養老產業的主要新特征。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城鄉差異化明顯,服務基礎設施不完善。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基于參保對象的不同身份而將其納入不同制度,從而形成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三足鼎立的制度體系。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差異巨大,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高于農村居民,建立全國統一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迫在眉睫。此外,以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為例,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維護不到位和管理滯后,都制約了養老服務的發展進程。小區規劃過程中忽視了老年人對于住宅以及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導致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難。
國家養老政策執行匹配性較差。政策在制定、實施過程中整合力度不足,缺乏統一規劃,不僅使養老服務不到位,還造成了資源浪費。當前社區承擔了我國主要的養老服務,但由于其在人員、資金和組織上都存在明顯弱勢,難以保證養老服務的全面提升。老年人作為異質性較強的社會群體,其復雜多樣的需求必須由成熟的服務市場供給,但目前我國的養老服務仍由政府主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對接不足。養老服務準入和提供標準的建設滯后,國家尚未出臺專門針對老年人身體狀況和服務需求評估的政策和指導意見,這些都將影響養老服務水平的提升。
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嚴重滯后。我國養老服務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其原因主要在于社會各階層對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化的認識不到位。政府對于人口老齡化的形勢認識不充分,重視程度不夠高。社會各階層沒有正確認識到養老產業的內涵,對養老產業發展途徑基本處于觀望階段。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部分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意愿不強,導致社會關于養老服務業的投入積極性低,養老服務市場的培育與發展嚴重滯后。目前的養老服務很難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服務項目和內容過于單一,休閑娛樂、醫療保健等相關產業沒有開發起來,食品、療養、娛樂、旅游、教育等相關項目少,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而且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仍存在政策扶持體系不健全、監管缺失、缺少專業人員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制約了社區養老服務的產業化發展。
城鎮化背景下養老服務構建策略
完善養老設施建設,夯實養老服務基礎。在城鎮化背景下,通過統一規劃,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結合當地總人口數量、老年人口占比及人口發展趨勢,確定居家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的需求,通過對當地相關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加強養老地產的設置,建設適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開發新居民區的養老配套用房,爭取逐步實現與整體建設項目的規劃、建設和交付同步;原有居民小區通過設立養老服務專項資金、以置換或改造方式盤活閑置住房資源等,逐步予以解決;提倡相鄰社區、街道之間實行養老基礎設施的資源共享,逐步形成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應不斷完善老年人住宅區的醫療衛生設施建設,配備專業的醫護工作隊伍,專業的康復中心及保健設施,建立社區老年醫療援助系統。
養老形式差異化,增強政策執行效力。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習慣以及養老方式存在著諸多差異,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最佳的養老形式。目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創新性舉措,例如網絡養老服務、志愿者養老服務、全托或日托養老服務以及活動中心養老服務等綜合化一體化的養老形式受到廣泛歡迎。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居家養老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區養老能夠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不同區域養老的特征和需要,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促進我國養老政策的不斷完善。農村老年人通常沒有相應的養老金,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其擔當的角色,發揮政策的導向角色,針對城鄉二元結構制定和頒布合理的養老政策,從政策層面不斷完善養老金保障機制,使養老保險的覆蓋面更加廣泛,積極探索適合新型城鎮化的養老保障政策。
整合養老模式,助力產業化發展。對養老模式進行合理整合,不斷調整養老的結構和方式組合,將養老服務作為一個產業發展,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不斷引入相關產業,建設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與老年保險業、教育業、旅游業、食品業、心理咨詢業、理財業、房產業等相關產業合作,形成相互聯系的產業鏈,全面滿足老年人多樣性的養老需求,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的產業化進程。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鼓勵相關企業開發適合老年人消費特點的服務項目,允許相關企業依據市場供需關系自主決定養老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避免政府的過度干預,從而利用市場機制實現養老資源的優化配置。養老服務只有實現“產業化”,才能促進養老服務充分發展,實現全社會養老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來自光明日報,作者單位: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