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前置有利規劃 三位一體促進品牌與項目共贏
來源:贏商網 作者:贏商網 時間:2014-11-21
核心提示:對于商業項目來說,招商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環節,同時也成為商業地產中談論較多的環節,如何處理好這一環節對于項目成敗至關重要。
招商前置更有利于商業地產項目規劃建設
對于商業項目來說,招商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環節,同時也成為
商業地產中談論較多的環節。一個項目首先要清晰自己的項目定位和發展思路,清晰自己的發展模式、盈利模式、招商模式、銷售模式、推廣模式、運營管理模式等。只有對項目的定位精準了,才能鎖定自己需要的產品和客戶群。
另外,招商應該是提前準備的,在項目的最初階段,甚至可以在拿地前便開始與相關品牌接洽,提前了解意向和規劃設計要求等綜合條件,從而達成“訂單式建造”的項目是最好的。
在招商初期,項目應該按照所在的地方因地制宜,了解地域和區位的特征,根據需求而制定項目定位和招商目標。了解需求后還需整合資源,與品牌進行有效的對接,達到商業地產項目和品牌商家的雙贏。這些工作,都可以提前準備,從而使項目能夠更滿足商家的需求,在項目規劃設計上也能更加的合理。
同樣,在招商過程中,先引入主力店,同步引入其他品牌的方式。引入主力店在招商中相對而言難度則較大,且周期較長,因此,招商前置就更有必要了。
如何達到品牌與開發商共贏
對于商業地產項目而言,完成了招商后并不意味著商家品牌就這樣穩定下來了。現今,不少購物中心在開業后依舊在不斷的調整著購物中心內的品牌,而一個商業地產項目在開業后的一到三年時間都為項目的市場培育期,也有一些品牌資源較成熟且有豐富運營管理經驗的項目可以縮短這個培育周期,但是也有部分開發商的品牌資源度并不算豐富,因此其培育周期則會更長。
一個商業項目在最初進入顧客的視野時,如何能得到顧客的認可呢?不少商業項目在贏得顧客的認可上就需要一個培育周期。當商業項目成熟后,項目的商家經營業態和品牌相對會穩固一些。而這其中也存在一個優勝劣汰的道理,在培育期,會出現一些商家因為各種原因經營不理想,從而需要調整,使得項目中的業態更符合顧客的需要,從而贏得顧客的認可。
也存在一些開發商在項目運作初期,為了使項目盡快滿鋪,對品牌的要求相對放寬。而在培育期后,項目成熟起來時,對這些品牌再一次做出調整,使項目升級。
在品牌與開發商之間達到共贏,需要做到三點:
1、開發商綜合收益的確保;2、品牌商綜合收益的確保;3、顧客對項目的認可,有一定的美譽度和忠誠度。這三點也會促進購物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而在業態的搭配上,如今不少購物中心將餐飲等體驗業態有機融合分布在購物中心每個樓層。這樣的規劃分布也是讓零售人流和定向體驗人流形成一個更好的匯集,使每個樓層分布的業態和品牌更豐富、更有趣味性和體驗性,將吃、喝、玩、樂、購的城市精華得以有機組合和延伸。
三四線城市商業地產市場空白較大
在商業地產項目開發的地區選擇上,有的開發商偏愛一二線城市,也有的開發商專注于填補三四線城市的空缺。現今一二線城市的開發體量非常之大,競爭也會相對激烈很多。而三四線城市目前在中國數量很多,市場空間相對更大,相當部分業態和品牌尚未進駐,擁有較多的市場空白和發展機遇,對部分開發商以及品牌商家的整體吸引度較高。同時,他也認為,這些具備一定商業地產基礎條件的三四線城市可以先入為主。
而在這樣市場相對空白的區域,市場培育是否較困難呢?如今的信息資訊較發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已對購物休閑等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對綜合購物休閑體驗存在著較大的需求,因此也不會很困難。而在項目的開發上更重要的是:充分了解所在城市消費者的需求,因地制宜地為目標消費者提供合適的商業產品,有效的對消費者作出引導,精耕細作,精心打造真正符合三四線城市市民所需要的商業地產市場。
本文來自贏商網,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