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購物中心的感知路徑
來源:未知 作者:未知 時間:2014-10-27
核心提示:所謂體驗,就是人們逛購物中心時,通過購物中心的設施設計和設置而直接感受到的、體會到的感覺。當體驗式成為購物中心的賣點后,購物將不僅僅是唯一目的,購物中心成為了消費者綜合性的社交和消費場所。
毫無特點的購物中心很難在消費者中產生共鳴,因此每個購物中心都在強調用新形式、新內容來拉近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將消費者盡量吸引進購物中心,并用精彩內容來延長其停留和消費的時間。“體驗式”成為購物中心目前最常提及的詞匯,作為普通消費者,到底是從哪些方面來感受到的體驗?
所謂體驗,就是人們逛購物中心時,通過購物中心的設施設計和設置而直接感受到的、體會到的感覺。當體驗式成為購物中心的賣點后,購物將不僅僅是唯一目的,購物中心成為了消費者綜合性的社交和消費場所。通常,我們能夠從以下幾方面感受到購物中心的體驗式:
強調購物中心的設計感
包括外觀設計和室內設計。強調體驗式的購物中心,一般會非常重視視覺設計,由于建筑外觀是呈現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強有力的視覺沖擊感或者不同的設計形象,將會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外觀設計會趨向于能夠成為地標性、代表性的設計作品。在內部設計上,更加強調空間環境的營造,突出娛樂性、互動性、文化性、藝術性、情境性和個性化,打造成適合消費者進行互動、交流、溝通的場所。
業態上突出娛樂性
在業態配比上,以休閑娛樂為主,購物功能為輔。一般常看到的配置有電影院、滑冰場、室內游樂設施、水族館、博物館、展覽等。
兒童業態占有一席之地
現在的兒童業態簡直成了購物中心吸引和留住客流的救命稻草,周末閑暇時光,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陪孩子一起度過,如果購物中心的兒童業態做的豐富立體,吸引的客流、消費能力和消費者的停留時間都比普通消費者要多。因此,很多購物中心都會留出重要比例的兒童業態。
看重餐飲業態
餐飲業態同兒童業態一樣,成為快速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餐飲在購物中心的比例已經由原來購物、餐飲、娛樂“52:18:30”的黃金比例,轉變成購物、餐飲、休閑1:1:1聯袂主演的消費模式。同時在咖啡等休閑餐飲方面的設置愈加重視,包括位置和品牌的選擇,都會讓消費者感到越來越便捷和舒適。
其他細節表現
購物中心內其他細節也均展現了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體驗,像內部交通動線是否方便,指示牌是否明晰,購物導視圖是不是在很明顯的位置,客服中心位置的設置,衛生間的設計以及對兒童的關懷等。消費者進入購物中心,將能從方方面面的細節來感受商場的體驗式設計。
購物中心這么多體驗形式是不是都放在一個購物中心里就是最成功的?購物中心的體驗形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應該遵從項目定位來進行。無論是哪種體驗式,最終都是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根絕項目定位中明確的消費者定位,確定相應的購物體驗,才是最適合的。
本文來自中國日報網,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