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文旅產業日新月異的變革中,一種新興且富有創意的文旅模式——“菜市場+文旅”,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悄然出圈。在小紅書,“菜市場漫游指南”話題已經收獲了1億瀏覽量;在新浪微博,“年輕人旅游不逛菜市場等于白來”的話題閱讀量達到848萬;豆瓣上“菜市場愛好者”小組成員有超過16萬人。通過巧妙融合城市煙火氣與商業空間,菜市場文旅不僅保留了地方文化的原生韻味,還賦予了其新的時代內涵與經濟活力,為文旅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菜市場+文旅”為何爆火?
1、煙火氣與地方特色。
菜市場充滿煙火氣,是城市中最具生活感的地方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如一些傳統市場的建筑風格、經營方式等都保留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元素,能讓游客近距離感受當地真實的生活節奏和氛圍。且各地菜市場售賣的商品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如沿海城市的海鮮市場、云南的菌菇市場等,是游客了解當地飲食文化和物產資源的窗口,也滿足當下游客注重深度體驗與參與的需求。
2、情感與社交訴求。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年輕人常常面臨各種壓力與焦慮。而菜市場這個充滿人情味的環境,以及家長里短、吵吵鬧鬧的市井氛圍,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暫時忘卻煩惱、放松身心的場所。對于年輕人而言,逛菜市場不僅是一種購物體驗,更是一種帶有懷舊意味的文化體驗。快節奏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遠,但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對社交的需求,菜市場就是一種蘊含社交元素的活動場景,在這個充滿情感互動的空間里,我們可以與攤主進行價格協商、閑聊家常,在濃厚的市井氛圍中體會生活的勃勃生機與濃厚人情味,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安撫與滿足。
3、社交媒體與網絡傳播。
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網紅經濟的興起,也為菜市場文旅的火爆提供了助力。菜市場豐富的色彩、多樣的食材以及熱鬧的交易場景,具有很強的視覺吸引力,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許多網絡達人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菜市場之旅,普通游客也樂于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體驗,形成口碑傳播,吸引更多人前往。
小紅書“菜市場漫游指南”
4、菜市場的地理位置與環境。
許多火爆的文旅菜市場地理位置優越,靠近著名景點或歷史街區,游客在游歷各大景點時,可以順路打卡這些菜市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許多城市也對菜市場進行了專項改造提升,推動菜市場環境更好、品類更多、服務更優。一些菜市場還特意植入了時尚元素和新興業態,實現了“舊貌換新顏”的華麗蛻變。
“菜市場+文旅”創意轉型升級
的相關案例與實踐
1、“我在昆明逛菜場”
在昆明,去菜市場來一場最“土”、最“野”的旅行,正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新玩法。剛過九點鐘,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已經人聲鼎沸。不僅本地居民早早前來選購食材,還有許多游客在各個攤位間流連忘返,拿著相機拍攝那些既熟悉又新奇的蔬菜、水果與熟食。粉蒸肉香醇可口,藕餅外酥內軟,豆花米線味道鮮美,玫瑰木瓜水清新爽口,山地藍莓甘甜美味……游客安迪感慨道,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昆明的風土人情,那么大觀篆新農貿市場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去處。
大觀篆新農貿市場
菌子是云南的一大特色,食菌季里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日均銷售量可達550噸,每日接待顧客數量接近3萬人次。得益于野生菌的廣泛流行與高度關注,今年的市場需求明顯增多,市場里人聲鼎沸,耳邊傳來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還有打包撕膠帶的聲音。順豐快遞員說寄件量達到了每日四五百單之多,這些包裹發往重慶、成都、武漢、青島、沈陽、長沙、鄭州等全國各地。
市民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選購野生菌
2024年4月,篆新·滇池菜市開業,它以獨特的建筑設計風格——紅磚墻、綠涂料與青瓦頂,瞬間將人們拉回了昆明的舊時光。這里不僅是一個傳統的菜市場,除了常規的肉蛋果蔬購物區,還巧妙地融入了一間麒麟書局和一個菜街子郵局。麒麟書局內有3000余冊“菜場書店菜場價”的圖書,讓人們在選購食材的同時,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市場內還展示了各式各樣的老物件、老擺件,以及充滿創意的文創產品,為游客帶來了別樣的購物體驗。
篆新·滇池菜市
2、時尚現代感的網紅菜市場——文二菜市
浙江文二菜市過去叫文二街農副產品市場,在杭州西湖區鬧市已存在20多年,和普通菜市場一樣它以中老年消費群體為主。隨著改造完成,這里變成了一個時尚感與煙火氣并存的網紅菜場。文二菜市引入省內頂尖的VI視覺與建筑設計精英團隊,在深入研究多個海外菜市場的成功改造案例后,巧妙地將現代元素與本土文化相結合,例如在文二菜市的標志牌上可以看到藍綠色條紋宛如西湖上輕輕蕩漾的水波,而主標志“文二”二字則以獨特的變體形式呈現,讓人聯想到夕陽余暉下的雷峰塔,背景紋理更是將杭州著名的三潭印月美景融入其中,為市場增添了一份濃郁的文化氣息。
文二菜市的標志牌
為了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市場內的動線設計摒棄了傳統的長條形布局,而是采用了多個回字形結構,使顧客能夠以最短的路徑抵達他們想要光顧的攤位,同時增添了一種漫步游覽的愉悅感。文二菜市在燈光設計上也下足了功夫,市場采用了3500K色溫的主光源,這種色溫既不會造成眩光,也不會讓光照顯得不足,為年輕人打卡拍照提供了理想的照明條件。這樣的細節設計,雖然容易被忽視,但卻在無形中提升了市場的整體氛圍和顧客的購物體驗。
文二菜市內部
文二菜市還有一項特別的服務,那就是里面有兩家別具一格的代炒菜店,它們為顧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就餐體驗:顧客只需自行挑選心儀食材,店家會提供專業的代炒服務。家常菜的價格區間為每道10元至15元不等,海鮮類菜品收費為18元起。這項獨特的代炒菜服務迅速走紅,吸引了眾多食客前來打卡體驗。如果想要體驗別的美食,那可以去沿街位置,那里的商鋪都招商引入了年輕人喜歡的店,有方老大面館、出山咖啡店、Cereal手工面包店、大同號臺灣小吃店、越南河粉店、西餐輕食店、日料店等。
如今文二菜市還引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市場為攤主們配備了專屬的電子秤,能夠實時記錄每日的客流量、各攤位的交易量以及銷售排名等重要數據。基于數據分析,菜市場能夠精準地做出調整與優化,以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不僅如此,文二菜市還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文創產品,成為消費者樂于選購的伴手禮,為他們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獨特的記憶。
方老大面館
3、新晉網紅打卡地——紅專街早市
繼哈爾濱成為冬日新晉“頂流”后,紅專街早市也隨之爆火。紅專街早市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距熱門景點中央大街只有不到一千米。在早市賣俄羅斯商品的老板孫浩回憶,以前這條街上都是附近來買菜的大爺大媽,“十一”前后來的就都是游客了,小攤的單日營業額好的時候可以達到4000元,是以前的四倍。在社交平臺上搜索哈爾濱攻略,可以發現紅專早市赫然在列,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里,每個攤位前都人頭攢動,甚至有游客一下飛機就拎著行李箱前來“打卡”,烤紅腸、雞蛋堡、油炸糕等小吃應接不暇,叫賣聲充斥整條街道,滿滿人間煙火氣。
為保證服務質量,街道對早市管理進行了全面升級,采取了定崗定責制度,并成立專門工作小組與志愿者團隊,設立督導小組,每日負責巡查市場秩序,以及檢查用火用電與食品安全情況;增加管理人員數量,對商家的著裝規范、文明用語、餐車外觀和經營區域等實施統一的管理標準;組織全體商戶參與食品安全知識講座,深入講解食品經營流通中的常見風險,以確保市場上不出現任何假冒偽劣商品。
紅專街早市
轉“流量”為“增量”,
推動“菜市場+文旅”長續發展
一個地方的菜市場最大的吸引力莫過于它“原汁原味”的煙火氣,本質上是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有明確地域特色的商品是區別于其他城市菜市場的關鍵。游客來到菜場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品嘗到物美價廉的特色美食,購買到當地特產,所以菜場搭建或升級時不能丟掉文化特色。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創意設計,將當地元素巧妙融入到菜場裝飾中,用特有的情景讓菜市場變得親切、有敘事性,喚起游客的情感共鳴,構建起菜場的敘事空間,打造沉浸式文化場景。
蘇州雙塔市集
作為商業空間的一種,菜場的本質是服務消費者,要讓消費體驗提質升級,必須要保證基礎設施的完善,有排水、地面、洗手間等硬件設施升級,也要有衛生、秩序、退換貨等軟性服務保障。菜市場文旅的受眾多是年輕人,所以應精準定位需求,既保留原有傳統業態,保證當地市民的基本購買需求,滿足中老年群體的消費喜好,也要開辟多元業態的復合型菜場,讓市井與潮流破壁融合,塑造時尚、有趣、個性化的新時代菜場。同時,可以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對菜市場進行智能化改造,給予游客更放心、更便捷的消費體驗。
結語:汪曾祺先生曾說:“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場。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菜市場文旅”以其獨特的魅力悄然崛起,不僅為城市的文化旅游增添一抹濃厚煙火氣,更實現了商業空間與人文情懷的完美融合。它讓我們在繁忙與喧囂之中找到一份寧靜與歸屬,體驗到了最質樸、最真實的生活樂趣。未來,隨著沉浸式文旅的不斷發展,“菜市場文旅”有望成為更多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感受這份獨特的城市韻味。
【免責聲明】本文由商業地產智囊整理編輯,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