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大潮之下,閑置資源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截至目前,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6.6萬個,300多片歷史文化街區、1800多個歷史建筑“重獲新生”。
本文來看老街、舊工業區、紅磚廠、豬欄、工業油罐、火車頭……這些閑置資產如何華麗轉身,成為文旅商街區、國際時尚產業園、浪漫城堡、藝術館、城市地標和熱門打卡點?
河南·魏坡新序
與古民居共生的“仿古街區”
魏坡新序內包含清代古民居建筑群及地坑院兩個省重點文保單位,以及仿古商業街區改造與提升的一期工程,通過“藝術賦能、文化再造、設計共生”的方式,構建魏家坡片區“ 城市微度假+鄉村新旅居 ”的年輕新生活方式。
一些充滿年輕力和創造力的品牌,與仿古建筑形成反差,碰撞出一種獨特的文藝氣質。品牌店招、外立面等簡約為主,利用項目場地高差,順勢而建,塑造景觀化的建筑空間場所,樹木自然生長、錯落有致,保留了魏家坡的文化與煙火氣。園區還配備了魏紫別院民宿,擁有房間數量28間,盡顯園林建筑風,穿插著洛陽經典牡丹元素。民宿還配套餐廳、會議室、茶歇吧,商務休閑集一體,適應不同場景。
開業后,魏坡新序還不斷組織戶外生活節、藝術展、市集等各類活動,以持續更新的內容吸客,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如「魏坡·游春大集」系列活動,包括「花友魏坡生活節」、「在河南·地方創生主題論壇及系列展」、「藝術有好市」三大單元構成;魏坡·新序x咫尺生活提案聯合主辦洛陽首屆戶外生活節等。
四川·成都東郊記憶
工業銹帶變“時尚秀帶”
在不少年輕人眼中,到成都就一定要去東郊記憶“趕潮”打卡。2023年,東郊記憶迎來超900萬游客,是名副其實的熱門景點。在過去,這里曾是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
升級改造過程中,園區保留了城區內唯一留存的3根工業煙囪,與水塔、管廊架等共同形成獨特的工業風景線。后續投入8000萬元,改擴建建筑的面積近9萬平方米,升級東區超級音樂現場、繁星戲劇村爐劇場、童劇場、夢田Live House等活動空間。讓工業遺址和藝術時尚交相輝映,獨特的文化魅力讓園區呈現出別樣的煙火氣。
廣東·均安鎮江尾拾伍里
舊紅磚廠爆改“浪漫城堡”
江尾拾伍里的紅色城堡是由廢棄紅磚窯廠房改造而成,在保留紅磚結構與歷史韻味的同時,融入現代設計理念,打造成為戶外婚禮的夢幻殿堂、公司團建的創意空間以及團體戶外休閑活動的理想之地。
城堡之外則是以“西江落日、江岸音樂、江岸花海”為主題特色的“小院+”營地,該營地坐擁西江絕美自然日落景觀,將因地制宜融合打造“天空之梯、心愿之樹、江岸花海”等網紅場景。通過老舊建筑活化改造,打造出一個集觀光、餐飲、文體、露營于一體的文旅新空間。
浙江·三衢藝術館
廢棄豬欄變“藝術場景”
在“豬圈”看展覽,在“羊棚”里喝咖啡,在“礦山”里搞露營......浙江路里坑村走出一條共富之路。其中,三衢藝術館由廢棄豬欄改造而成,項目投資180萬元,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戶外配套面積30畝。
館內展覽了三衢山一帶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人文故事及風土人情等,日常還有藝術展覽、戲劇表演和文藝節目等一系列藝術展示活動。另外,為了保留昔日的記憶和特色,村里還在古樹旁搭建了小豬棚。無論是建筑樣式還是內部陳設,都能感受到創造力和鑒賞力,吸引不少外來游客見證蛻變。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廢棄油罐變身“城市地標”
燃氣罐和煤氣罐改成藝術展廳的成功案例很多,可油罐空間改造的案例缺全球范圍內都很少。占地6萬平方米,室內面積1萬平方米,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是工業遺存和藝術融合的上海新地標。
五個巨型廢棄航油罐,經過精心改造而重獲新生,分別成為美術館、餐廳、livehouse、室外舞臺等不同用途的建筑。一眼看去,最大程度保持了工業痕跡和原始的美感,只新增了一些圓形、膠囊形的舷窗和開洞,形成外立面獨特的表情,同時給罐內營造了朝向公園和黃浦江的優美框景。
北京·751火車頭
舊火車頭變“人氣取景地”
在很多游客心中,火車頭廣場是751園區里的絕佳打卡點。廣場上,一列黑色的蒸汽火車頭停置在鐵軌上,格外醒目。誰能想到,這個火車頭距今已有近50年歷史,過去曾一次次把煤塊、重油運來751廠。
如今,它又有了新的功能。走進車廂,里面別有洞天——復古的吧臺、沙發、桌椅、燈飾精心擺布,營造出濃厚的氛圍感。“火車頭溫馨體驗區”不僅展示了園區文化和休閑娛樂活動,更成為超多服裝設計師拍攝、新人婚紗攝影的首選外景地。
隨著城市更新加速,舊工廠、歷史文化街區、老景區在專業文旅規劃策劃公司的助力下,也能煥發出新活力!
文章來源:巔峰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