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文融合是近年文旅項目開發、城市更新、產業調整的目標之一,大部分城市都期望通過項目迭代升級、調整改造來建立城市新地標或新名片。在“內容為王”的復合業態發展新時代,消費者正從目的性購買轉向體驗型購買,更加注重對消費者“功能性+情感化+精神化”全方位需求的滿足。
沉浸式設計的核心,是讓消費者全方位地參與到精心構筑的購物環境中,通過視覺、聽覺乃至嗅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使他們沉浸在某種特定的主題或故事情節中。這不僅僅是為了制造短暫的快樂感覺,更是為了在消費者心中烙下深刻的品牌印記。通過營造獨特且難忘的場景,能夠激發消費者對項目產生強烈且持久的認知和喜愛,甚至滿足他們對于歸屬感、身份象征及自我表達等深層次心理需求。此外,沉浸式體驗還能有效觸發消費者的即興購物沖動,促使他們在短時間內增加非預期的消費,從而提升單次光顧的消費金額。
高度沉浸感的街區都是“始于文化,終于細節”,大量細節尤其是建筑空間細節,是街區構筑沉浸體驗的關鍵。本文提煉出了三個雖常見卻極具價值的關鍵細節要點,也是項目中容易忽視的要素。接下來將逐一解析并詳細闡述。
文化軟裝
在打造文化街區的過程中,“文化軟裝”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它能夠顯著提升街區的文化濃度和獨特韻味。建筑固然是靜態且充滿專業性的空間構造,其深邃內涵往往不易被大眾直接感知。然而,那些微小卻富有象征意義的裝置元素,諸如承載著歷史烙印與生活痕跡的老物件,或是寓意深遠的雕塑作品,皆可通過直觀、親民的方式觸及人心,喚起人們對過去的回憶和情感共鳴。
例如在浙江臺州十里長街項目中,項目組根植于當地的商貿、宋韻文化,以“繁華十里 最憶長街”為主題,打造出一條大型沉浸式國風體驗街區,開街后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現場人潮洶涌,人氣爆棚,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潮;線上抖音、B站、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等播放量破千萬。
穿過斑斕的油紙傘下;漫步古色古香的青石板道;擁有江湖氣息的客棧......還有偶遇到身穿圓領袍衫等的巡街衙役,一步一景色。
在設計商旅文街區時,巧妙地將文化符號以裝置藝術形式融入其中,就如同給街區穿上一件件點綴得恰到好處的飾品,既能凸顯街區的獨特風貌,又能為其灌注深厚的文化內核與別致魅力。
通過這樣的文化軟裝布置,商旅文街區的文化濃度得以有效提升,商業空間因此獲得了一份濃濃的人文情懷和厚重的歷史底蘊,從而區別于一般的現代商業化場所,形成獨具個性和地方特色的識別特征。此外,這些飽含情感寄托和文化記憶的裝置還能有效引發公眾的懷舊情愫,增強他們對街區的文化認同感,進而吸引更多的客流,活躍商業活動氣氛,促進社區內部的社會交流與互動。
鎖定視線
“以視線的封閉來保障游逛的沉浸感”這一設計策略,實際上是對商旅文街區空間感與心理體驗的深入理解和運用。這種策略不僅僅是關于視覺上的遮擋,更是關于如何創造出一種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的商業環境。
商旅文街區的氛圍保障是設計工作的核心。一個成功的商旅文街應該能夠吸引并留住游客,讓他們愿意在這里消費時間和商品。為此,商旅文街需要有一種獨特的氛圍,這種氛圍可以通過多種元素來營造,比如建筑風格、商鋪布局、景觀設計等。
將視野封閉在街區內,實際上是為了增強這種氛圍的沉浸感。當游客的視線被局限在街區內,他們會更專注于這個空間的細節和特色,從而更深入地體驗這個空間。這就像是在一個封閉的故事世界里,游客更容易被情節所吸引,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在某些位置,如商業街區的端頭或下沉的位置,視線可能會“外露”,這時候就需要設置必要的景觀進行遮擋。這些景觀不僅可以阻擋外界的干擾,還可以為街區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就像是在一個游戲中設置障礙或謎題,讓玩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思考才能繼續前進。
錯落起伏
商旅文街區中建筑的高低起伏設計對提升場所體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設計首先從視覺層面帶來了豐富的層次感,打破了一味追求整齊劃一的高度模式,使得街區天際線變得生動活潑,每一處轉角、每一個視點都呈現出不同的視覺畫面,激發了人們的探索欲望,增強了街區的視覺吸引力。
高低錯落的建筑格局有助于形成多種尺度和形態的公共空間,小到隱蔽的巷弄、大到開闊的廣場,這些多元化的空間節點為商業街區創造了多樣化的活動場景,豐富了人們的社交和消費體驗,同時也增加了街區的活力和停留性。
這種高低有序的布局還有利于景觀的滲透和城市景觀的優化。高層建筑可以作為觀看城市全景的窗口,而低矮建筑則為視線提供了通透的延伸,使得街區內外景觀相互呼應,讓身處其中的人們享受到更為廣闊的視野和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共生。
立面的凹凸變化也會對光影效果和街區氛圍產生積極影響。隨著日光的照射角度變化或夜晚照明系統的啟用,不同高度和位置的立面元素會產生豐富多變的光影互動,賦予商業街獨特的光影魅力。特別是凸出的招牌和裝飾物,如懸掛的燈籠,在照明設計的襯托下,不僅能夠提升街區的夜間識別度,還能渲染出濃郁的商業氛圍和藝術美感。
凹凸立面設計還可以巧妙地融合功能需求和個性化表達。例如,突出的窗臺設計可以兼作展示櫥窗,同時提供休憩空間;而各式招牌和裝飾物則成了商家展現自身品牌特性和街區個性的重要媒介。
結語:商旅文融合是隨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在當下已是熱門,文化的豐富性讓其仍擁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具有超強經營屬性的特殊類型,判斷其是否成功的檢驗標準是市場和時間。怎樣去挖掘恰當的文化主題,營造獨特的場景體驗,從而達到文化、商業、環境、旅游之間的自然融合和平衡,是一個商旅文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本文由商業地產課堂整理編輯,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