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中提出了“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并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文件提出要把“農文旅”融合發展成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這也是今后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部署。那么,文件中提到的“農文旅”應該怎樣做?本文就這個話題探討,僅供參考。
產業融合是什么?
產業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
產業融合作為產業經濟發展的一種新趨勢、新形態,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產業融合可以推動多個產業之間形成共同的技術和市場基礎,進而推動產業由低級向高級攀升,提升產業競爭力,培育新型業態和新興產業。
?產業融合的結果是出現新的產業或新的增長點。
農村一二三產通過融合發展,將出現諸如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采摘農業、工業化農業、信息化農業等新產業形態。
實現產加銷一體化、農工貿一條龍等新產業模式,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延伸農村產業價值鏈,讓農村產業增值空間最大化。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什么?
農村“三產”融合就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跨界集約化配置,打破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相互割裂的狀態,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得農業產業鏈條延伸、產業功能拓展、產業新形態形成、農民就業崗位增加、收入提升,形成各環節融會貫通、各主體和諧共生的良好產業業態。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以農業為基本依托。
只有依托農業,才能讓農民分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中帶來的紅利,才能吸引現代要素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才能拓展農業多功能培育農村新的增長點。
?讓農業“接二連三”是現代農業的本質特征。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化技術快速應用,全國各地開始出現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傾向。
例如,在城鎮郊區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在發達地區發展信息農業、設施農業;在農產品主產區,發展高端增值農業,建立農產品加工基地等。
農文旅怎樣融合?
“農文旅”不是農業、文化和旅游的簡單疊加,要想實施農文旅融合發展,首先要搞清楚農文旅的本質。農文旅的本質是以農業為背景,通過旅游手段展示農業文化、促進農業發展。以農業文化為內容,通過旅游手段傳播農業文化,促進農業文化傳承。農文旅融合實質上是一種“主題旅游”,它的核心就是農業文化。實施農文旅融合發展需要建立在對農業文化的認識上,從而凸顯農業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
1.與“自然生態”深度融合 DAVOST
一是鄉村布局規劃化。要對鄉村的山水田園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分區與產業布局,推進“農文旅”融合的差異化發展。
二是自然村莊旅游化。要充分發掘村莊基礎條件、資源稟賦,高質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環境整治、景觀提升等方式,打造鄉村旅游重點村。將自然生態、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旅游產品,推動村莊特色化、品質化、效益化“農文旅”融合發展。
三是鄉村旅游線路化。通過整合鄉村旅游資源,如旅游景區、旅游村莊、休閑農場等,串點成線,打造“一日游”“二日游”精品“農文旅”鄉村旅游線路。
巔峰智業從鄉村振興示范總體規劃、落地建設、運營指導全過程服務的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世界鄉村振興示范項目—佤酒莊建設項目,依托閑置酒廠資源和現有的特色山水格局,打造了滄源首個以酒文化體驗為主題的鄉村旅游示范地。
2.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 DAVOST
一是創新體驗農業。有條件的鄉村要依托農業生產基地,修建停車場、旅游廁所等配套設施,增加文化、休閑元素,打造“農文旅”休閑體驗園。
二是發展現代農業。利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立體農業、智慧農業,要實現“農文旅”的科技化。
三是創新農業經營。要探索推進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模式,實現市場化運營。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等不同形式,引導村民參與“農文旅”發展。
巔峰智業編制的北京《昌平區昌金路農文旅融合提升策劃》,充分發揮“昌平草莓”“昌平蘋果”兩大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優勢,打造出創新標桿,構建了區域農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帶。
3.與“新興業態”深度融合 DAVOST
一是“民俗+非遺”傳承鄉味。在不斷挖掘鄉村文化的基礎上,要重點開展民俗文化體驗,“非遺”文化科普,農特產品銷售等“農文旅”活動。
二是“傳統+創意”打造趣味。以鄉村產業為核心,將農業與文化、藝術創意相結合,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逐步形成基地種植、集約育苗、貯藏保鮮、加工打包、科普示范、休閑觀光等一體的“農文旅”產業發展格局。
三是“農旅+文體”才有新味。將農事活動創意成體育競技活動,舉辦各種農業體驗活動賽事,將傳統文化、體育競技等元素融入到鄉村旅游中,推動“農文旅”縱深發展。
近兩年,巔峰智業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路徑,落地多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持續建設運營“廣東燈舞連平鄉村振興示范帶”,舉辦多場露營音樂集市嘉年華,吸引游客上萬人,成為廣東省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十佳案例;持續規劃建設運營“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舉辦農文旅招商推介會,促進14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金額約5.03億元;投資運營的“東江畫廊自然里營地”出場即網紅,引領打卡熱潮。廣東陽東山海漁韻、廣東陽西中國蠔鄉等多條鄉村振興示范帶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廣東燈舞連平鄉村振興示范帶 廣東中山峰景星艦營地 1、田園綜合體 以農業為主導,融合工業、旅游、創意、地產、會展、博覽、文化、商貿、娛樂、物流等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形成多功能、復合型、創新性的產業結合體。 2、現代農業產業園 指在一定區域內,通過集聚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具有明確地理界限和區域范圍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園區通常具備如下特點:規模化種養、“生產+加工+科技”結合、綜合性的示范園區、政府引導和企業運作、政府認定。 3、鄉村振興示范村 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示范村,能夠展示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和成功經驗,還能夠為其他鄉村提供學習和借鑒的對象。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認定標準和原則主要是: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經濟發展等指標。 國家支持政策。2022年7月20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兩部委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進分級示范創建,共組織創建100個左右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1000個左右鄉村振興示范鄉鎮、10000個左右鄉村振興示范村。 4、美麗休閑鄉村 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具有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能夠滿足游客多樣化休閑需求,同時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的鄉村。通常具有:生態環境優、文化傳承豐富、經濟發展活躍、公共服務完善等特點。 國家支持政策。農業農村部一直開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已累計推介近2000個美麗休閑鄉村,發布精品線路1000多條,形成了一批體制機制創新、政策集成創設、資源要素激活、聯農帶農緊密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高地。 5、美麗宜居村莊 是指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結合田園美、村莊美和生活美的特點,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宜居宜業村落。這些村莊的核心在于宜居宜業,而其特征則體現在美麗、特色和綠色這三個方面。 國家政策支持。2023年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間爭取創建示范美麗宜居村莊1500個左右。 6、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特別是行政村范圍內,依據當地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和發展一種或多種特色農產品或相關產業的經濟實體。只要考核指標:主導產業突出、實現綠色發展、聯農帶農效果好、組織化程度高。 截至2023年1月,我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累計達到4068個?!耙淮逡黄贰笔痉洞彐?,已經成為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國家支持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目前國家政策支持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有很多種,主要模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