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電光影制作的特效中體驗感官刺激,或是步入奇思異想的虛擬宇宙,漫步于月球之上,再“穿越”至清明上河圖的場景里,體驗一段歷史歲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體驗經濟的興起,沉浸式項目風靡全國各地,各類沉浸式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不斷涌現,市場上那些火熱的沉浸式項目有何獨到之處?未來沉浸式還有哪些新的想象的空間?
沉浸式體驗大多是以文化創意為主導,以技術集成為支撐,構建不同的場景來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進入沉浸的互動敘事環境中,沉浸式體驗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市面上的沉浸式項目包含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沉浸式體驗的融合。
光影沉浸
沉浸式光影就是通過聲、光、電等多種手段,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結合觀眾的參與,實現與場景互動,讓觀眾有一種置身于虛擬世界的感覺,從而提供觀眾以完全沉浸的體驗,例如TeamLab打造的各類沉浸式展覽以及各大景區打造的沉浸式光影秀,大都屬于此類。
隨著科技的發展,沉浸式光影項目也在不斷升級,目前出現了新的應用場景和形式,例如在舞臺上利用投影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通過不同的操作讓光影呈現不同的畫面以及通過聲光電和投影等方式實現對虛擬內容的展示等。
場景沉浸
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主題樂園屬于此類,通過場景還原、IP互動、演藝表演、游客設備等形式營造氛圍,將游客帶入到一個有別于日常的童話世界之中,例如環球影城中的霍格沃茲城堡,就完美地還原了電影中的場景,游客可以見到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們,還能穿梭于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走廊和教室,完全沉浸式地體驗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虛擬沉浸
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結合VR、AR、XR等技術打造的一些虛擬體驗項目,例如X·META元宇宙主題樂園的風起洛陽VR全感劇場,項目將“實景演藝”+“VR全感互動”相結合,以游戲體驗、VR技術、影視劇情協同的方式,為觀眾打造出仿佛置身于神都洛陽的線下沉浸式娛樂體驗。用戶會首先觀看一段沉浸式的實景戲劇表演,再戴上VR頭顯進入虛擬空間后,用戶將扮演神秘組織不良井的成員,跨越整個神都大地,破解天象之謎并與反派組織對抗,體驗全域沉浸國風朋克的神奇之旅。
故事沉浸
劇本殺和沉浸式演藝都屬于此類,故事沉浸體驗是讓故事不單單停留于紙張、音像、舞臺之上,更是給觀眾提供融入劇情、投射情感的入口,通過創新的表演形式讓觀眾身臨其境,引起情感共鳴和思維認同。
例如“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就是通過4個大型室內劇場、8個小型室內劇場、108個情景空間及室外劇場,以東方美學特有的“亦真亦假、虛實留白、輪回穿越”為創作手法,采用移步異景、迷宮幻境的景觀設計理念,融合最新情景裝置藝術與舞臺沉浸技術,讓觀眾沉浸在不同的時空、故事之中。
在這些類型之中,觀眾需求逐漸從“看景”變為“入景”,故事的講述方式、展現形式成為了眾多沉浸式項目的核心,而沉浸式演藝的興衰交替體現了沉浸式項目的升級變革之路。
沉浸式演藝
從1.0到3.0的進階之路
與傳統旅游演藝相比,沉浸式演藝讓觀眾通過“視、聽、嗅、味、觸”來欣賞的演藝活動,獲得了全新的觀演體驗,其主要特點是故事性、藝術性、沉浸感與參與感強。
2004年,張藝謀、王潮歌、樊躍聯合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實景演出正式開啟了國內沉浸式旅游演藝的1.0版本,“印象系列”的創新之處在于打破了傳統固式劇場形式,將大劇場和舞臺放在山水之間,讓月亮、太陽、風、山河以及植物變為劇中的幕布背景。
之后王潮歌獨立創造的《又見平遙》等“又見”系列則是沉浸式演藝的又一次創新的2.0版本,劇目打破傳統演出形式,雖然是室內劇場,但沒有主入場口,沒有固定的觀眾席位,沒有傳統舞臺,觀眾邊走邊看,跟隨劇情的發展變化,行走在不同的演出場景中。在這樣的觀演模式中,傳統的觀、演關系被打破,演員深入到觀眾中間,親自見證故事的發生。跟隨《又見平遙》,游客可以穿越古今,親手撿拾祖先生活片段,與古人對話,一起經歷一段尋根問祖的傳奇。
而沉浸式演藝3.0版本則是2.0版本的進一步延伸,將觀眾從“看戲者”變為“戲中人”,讓其充當故事的親歷者,親身體驗故事中的悲歡離合,例如在長沙上演的《恰同學少年》青春劇場就采用了行進式互動觀演的演出模式,人在戲中,戲隨人走,觀眾與演員和場景共同完成一次城市文化與新媒體藝術的交融體驗。
未來沉浸式演藝
有哪些新的想象空間
對于沉浸式演藝而言,無論是1.0還是3.0版本,復購率是保持持久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只有調動觀眾更多的感官參與進去,為其提供多方面、多層次的情感需求的時候,才會刺激觀眾的重復購買,因此多線程敘事、豐富的體驗場景、多元的互動環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旅聯研發的行進式沉浸演藝品牌“幻里”正是基于這些痛點而研發,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以街區為載體,以故事為核心,借助聲、光、電等數字技術,構建N個沉浸場景、N種互動體驗、N種創意消費,打造一場行進式演藝,通過全民演員、全民互動、全民參與、全民體驗還原一座城市的舊時記憶,讓觀眾通過“視、聽、嗅、味、觸”多維感官體驗來欣賞一場“文化、穿越、歷史”的故事,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在這場演藝中,觀眾作為“戲中人”,隨著故事的進行穿梭在整個街區之中,故事中可增加各類互動體驗,例如互動裝置、游戲館、密室逃脫、時光穿越館等,這些內容既是體驗的一部分,也是演藝環節的一部分,多線條的故事線路以及豐富的互動體驗既能提升游客的復購率,同時也引入了新的消費場景。
總而言之,沉浸式演藝不僅故事重要,地點創新、舞臺創新、技術創新、體驗創新、模式創新等同樣重要,這些創新不僅可幫助觀眾建立和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代入感和共情感,形成極強趣味性和感官震撼,同時也可進一步拓寬旅游演藝的邊界范圍以及所創造的商業價值。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