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輛在水上橋面上行駛時,水中的漣漪由遠及近地向外蕩漾,給游客營造了一種“車在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獨特體驗,但這種體驗卻暗藏危機。
近期,湖北恩施獅子關景區出現墜車事故,一輛游覽車從浮橋沖出欄桿后沉沒,車上載有8人,3人脫險,5人被搜救上岸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涉事水上浮橋名為“廊橋遺夢”,是獅子關景區重點推介的旅游項目,全長400米,可同時容納萬人行走,小型車輛也可通行,“廊橋遺夢”的視頻在社交平臺的傳播下一躍成為了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這也并非首起景區網紅項目出事,近年來,各地景區網紅打卡點的問題層出不窮,去年天津市薊州區九山頂景區和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區的“步步驚心”項目,均發生了游客高空墜橋事故,造成一死一傷。
網紅項目
為何頻頻出事
隨著傳播渠道的改變,“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讓景區進入了網紅時代,通過短視頻平臺的展示,一個網紅項目也許就能帶火很多不為人知的旅游景區。
吸引觀眾眼球的網紅項目往往別具一格,除了顏值之外,網紅項目大多數還有“奇”“特”“險”等特征,從早期的玻璃棧道、懸崖秋千到現在的玻璃滑道、步步驚心等網紅項目,無一不是如此,雖然這些游樂項目極大的豐富了游客感官體驗,同時安全風險問題也日益突出。
以“步步驚心”為例,因為生產周期短、投資回報見效快,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景區人流量大的話,一個月就可以回本,人流量不大的話,兩三個月也可以回本”,故而備受景區青睞。
一家生產此類游樂設備的廠家曾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像“步步驚心”這樣的設備,價格可以做到2600元1米。不僅價格便宜,管理成本也非常低,工作人員坦言,這種設備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也無行業標準,后期的保養維護也不需要專業人員,甚至根本不需要維護。
這些網紅項目出事除了自身問題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景區對安全的漠視。
例如此次浮橋事件就是如此,據知情人透露,“浮橋開通之初,兩端是有限流、限速控制,限速20碼。后來一直沒出事,可能放松管理了。”浮橋入口處曾立有警示牌,明確規定“限行七座及以下車輛”“不準逆行”“限速20碼”,但是并未對通行車輛的重量、載客人數、通行頻率進行規定,另外,在事故發生后,并沒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或設施,并且現場救援力量也顯得不足。
雖然“步步驚心”多次出現事故,但目前仍有不少景區的“步步驚心”依然在使用那種不安全的三點式安全帶,因為與五點式安全帶相比,三點式安全帶的穿戴時間短、成本低,在客流量大的時候更快消化排隊游客,并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除了上述問題,類似設備的安全監管也存在漏洞。據悉大型游樂設施一般都屬于特種設備,安裝使用不僅需要辦理特種設備許可證,設備也要定期檢驗,但網紅游樂設施卻不屬于特種設備,在安全監管、質量保障等方面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這也需要相關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標準。
網紅項目
撐不起景區的半邊天
網紅項目的背后,是景區的困境與掙扎。
此前,門票收入是景區重要收入來源。2018年,為了充分釋放旅游消費需求,推動景區及旅游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全國各地開展降低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隨即掀起了國內景區門票集中降價的“首潮”,多數景區票價降幅達10%—30%。隨后又迎來了疫情的沖擊,為了吸引客流,刺激市場復蘇,景區無奈之下只能啟動打折甚至免票政策。
與此同時,旅游市場也逐漸改變,游客需求逐漸從單一的觀光向休閑、度假過渡,去景區打卡不再是旅行計劃上的唯一選項,并且游客也越來越注重旅游項目的體驗。在此背景下,景區也開始踏上了轉型之路,引入更多的“二消”項目,在豐富游客體驗的同時,也拓展經濟收入。
不可否認,網紅項目在營銷宣傳上有噱頭,引流效果快,但僅憑網紅項目是無法撐起景區的發展。因為網紅項目也存在這些問題,首先規劃問題,例如玻璃棧道類的項目大多都是要提前進行規劃的,很難快速的引入;其次網紅項目并不像索道是景區的必需品,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可能項目落地不久市場熱度就會過去,而前期的資產的投入對于景區而言也是一種負擔。
總而言之,景區能夠引入投資回報高、見效快的網紅項目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前提是保證安全,如果項目“爆雷”了,前期的爆紅也毫無意義,并且經營者還可能為此付出更大代價。此外,對于景區運營而言,引入網紅項目只是短期之計,景區長期的運營還需要從整體策劃和規劃,業態布局等多方面著手,網紅項目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