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智慧文旅的感覺和印象都十分得淺,無論是游客還是從業者,這種現象仍舊普遍,從業者開發個小程序,上面可以訂票、處理訂單,最多再做個景區介紹就宣揚是“智慧文旅”了,游客關注個公眾號,上面有地圖,高級點的還可以手動導航就以為是“智慧文旅”了,其實不然,智慧文旅是個大的概念,雖然沒有具體的實現標準,但每個景區都在往“讓游客出行更加便捷”上努力,互聯網、大數據、AI、物聯網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業內一直在討論的。
深耕細分產業
旅游直播是互聯網宣傳網的一環,目前應該是景區標配了,除了常規的互聯網營銷之外,就是用現在年輕人最愛用的方式提升景區內容和體驗,無論是公眾號、小程序、小紅書、抖音、微博等,都可以看到旅游直播的頻道,且展示內容越發的有創意和新穎,游客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到景區的氛圍。
像這類細分產品越來越被業界認可,未來像這種只專注一個細分市場領域的產品會越來越多且越來越精細,除了旅游直播,景區品牌設計、導游導覽、手繪地圖、電子路牌、AI、VR、電子票務系統等,大致都會獨立成一套體系,這些又會合并共同發展智慧文旅,現在的智慧文旅也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
大數據和物流網
這兩塊都是非常大的概念,只能說所有想發展智慧文旅的都知道要往這方面去努力,聯通、移動等大公司都已經在做了,根據大數據,景區可以幫助游客和景區繪制景區內精準的基礎地圖數據,同時幫助游客和景區進行擁堵、排隊等人流、車流大數據采集、分析基于位置(LBS)的大數據。
對景區而言,通過大數據,他們可以知道什么時候是旅游淡旺季,高峰時期多少人,清淡時期多少人,是老年游客居多還是中年游客,是男性更多還是女性,哪些二消項目最受歡迎,哪家民宿更受游客偏愛;對于游客而言,你可以知道景區最熱門的項目,最快去那里的路線,甚至當你身體不適,它會給你推薦最合適的地點和食物。
而大數據對物流網的作用則更加明顯,比如你有了游覽計劃,它就可以通過當天的天氣為你提供建議,穿什么衣服,溫度濕度如何,有哪些游覽路線,如何自動停車,到夜里人到之處就自動有燈光,或者人到哪里投影就會自動打開開始講解,可惜的是,目前物聯網在景區中還無法讓人意識到它的存在。
催生新業態
黃村文化創意產業園認為,不能只簡單地將智慧文旅的提高嫁接給景區,最終智慧文旅是作用到個人的,充分聽取游客的需求,才符合智慧文旅進階之路。一家文旅產品公司的負責人就表示,借助智慧文旅平臺與游客交流互動,游客許多金點子、多元的理念和需求會成為他們的創作源泉,他們可以按照顧客的需求設計產品。
這就對催生文旅新業態給了先決條件,同時新業態也在完善“智慧文旅”。像是“一機游”模式就深受業內和游客的喜愛,沙溪特色小鎮將所有景點都接到“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大部分餐飲店實施“明廚亮灶”工程,所有特色商品進入電商平臺,部分賓館實現“刷臉酒店”,積極打造5G小鎮,聲名鵲起。
“智慧文旅”具有明顯的優勢和需求,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旅游傳媒和整合營銷機構會進入這個行業,并成為業內市場剛需,未來的“智慧文旅”市場競爭只會越來越多元化,當然其合作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
文章來源:文創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