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全國古鎮旅游發展的現狀,真正極富商業活力而又不失地方文化風情特色的古鎮可謂屈指可數。從大量古鎮旅游的數據也可以看出,近年來古鎮旅游的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出現了增幅放緩甚至下降的疲態。很顯然,古鎮旅游的迭代升級已經迫在眉睫!古鎮旅游應從文化主題、街區形象、店鋪審美、商品創意、文化活化、沉浸演藝、夜游娛樂等全方位進行升級,方可從眾多層出不窮的旅游產品中獲得新生再續輝煌。
商業開發兩極化傾向明顯
文化保護是古鎮旅游開發的前提和基礎,但在實踐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會把文化保護放大成為主體,導致了商業開發程度過低的傾向,直接后果看似古鎮原汁原味,實則門庭冷落,商業凋敝,文化場館成為擺設,文化利用程度低,保護自然無從談起。
黎里古鎮
另外一種傾向就是商業開發程度過“高”,這里所謂的“高”實質是無節制的對一些傳統同質業態的引進,看似商業繁榮,實質毫無特色,惡性競爭。以至于形成對古鎮原有文化特色的侵蝕,這是商業與文化進行割裂的典型表現。
平遙古城
這里不得不提的是麗江大研古鎮。麗江旅游曾被旅游界稱為“世界遺產帶動旅游發展”的“麗江模式”而備受推崇。大研古鎮曾以其獨特的自然底蘊、文化魅力、歷史氣息以及迄今為止仍保留著的生活環境,吸引著中外游客、令之為之趨之若鶩。
然而,好景不長,來自全國各地商家的涌入,各類劣質商品泛濫,業態同質化嚴重,本地文化特色逐漸被擠壓殆盡,加上經營缺乏管理,游客被坑蒙上當的事情時有發生。
這導致景區信譽被嚴重侵蝕,游客本想看到的原真文化在這里難尋蹤跡。大研古鎮如果能將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與商業業態進行創新融合,而不是完全拿來主義,或許這樣的窘境可以避免。
麗江大研古鎮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對文化保護與商業開發沒有深刻理解的負面表現,事實上文化保護離開商業的活化和利用猶如溫室之花,籠中之雀,看上去很美實則沒有任何生命力。
商業開發如能有機與文化產生鏈接,保持適當的強度更加有利于古鎮文化的保護。這里的奧秘在于如何通過商業業態對古鎮文化進行創新性開發利用。
古鎮文化創新活化利用程度低
古鎮旅游的實質是文化旅游,讓游客通過吃、住、行、游、購、娛去全方位體驗古鎮文化。目前國內文化活化做得特別好的古鎮并不多,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活化費神、費錢、費人,還不一定討好,對于比較保守的地方政府來說有時還存在不必要的風險。
閬中古城實景演藝
所以,我們在全國古鎮看到的旅游紀念品是一樣的,源自當地文化創意特色的商品少之又少,如果走一遍江南古鎮,會發現處處是明清建筑、名人故居扎堆、都是小橋流水,能買的有趣紀念品很少,吃到的美食差不多,能夠留下的記憶更是微乎其微。
放眼全國的古鎮,文化保護也都是停留在名人館、歷史遺址、文化館之類的最低形式的靜態展示為主,可見國內古鎮文化創新活化利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古鎮商業業態創新程度低,同質化嚴重
古鎮旅游的靈魂是文化,而古鎮旅游的主體和依托是商業,商業承載了整個古鎮旅游的活力,游客核心體驗和綜合經濟產出。
隨著互聯網商業觸角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實體商業已經邁入了體驗經濟時代。在體驗經濟時代,古鎮商業業態雖然也在不斷的迭代升級,但其發展速度和更新質量是遠遠滯后的。
三河古鎮-古西街
我們看到更多的依然是傳統低質零售扎堆、全國大同的特色小吃,古樸的店鋪內更多的是破敗和凌亂,游客所期望的有趣、有料、有品、有風情似乎很難跟當下古鎮旅游掛上鉤,這樣的局面對很多5A級的古鎮景區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這里以號稱“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平遙古城為例,走進古城街巷,濃重的商業氣氛撲面而來,兩旁的建筑感受不到絲毫的美感,給游人更多的是一種壓抑感。
平遙古城
來自全國的各類“特色”商品充斥店鋪,嘈雜聲、叫賣聲不絕于耳。游人身在其中要想細細品味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之美、建筑之美是相當不容易的。一個世界級文化遺產\5A級古城如此,更何況分散于全國各地的其它古鎮呢?
古鎮建筑保護有形無魂
古鎮建筑更新是古鎮旅游開發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常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已成為當地政府或者相關合作機構關注的焦點。這樣的重視程度無可厚非,前提是不忘建筑更新的初心是為實現建筑功能的合理化利用的同時實現古鎮旅游文化主題的彰顯以及古鎮風貌的更新。
然而,在各地的古鎮更新改造案例中會發現,往往在建筑更新的過程中,商業功能的承載、商業文化主題性、現代審美趨勢很容易會被擱置一邊,更多強調的是建筑原樣的保護和古樸風貌的遺存。
東方禪意主題民宿
造成的局面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各地古鎮古街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古樸風味,而現代商業經營需要的通透、可視、簡約、時尚,這些跟古樸似乎格格不入,實際只要我們在設計之初花一點心思,就能很好的在保持古樸的外衣下營造符合現代審美的時尚氣息,巧妙實現古樸與現代的融合。
杭州南宋古建社區大井巷——商鋪創意設計
在名人故居建筑保護方面,目前的大部分是修復后內部進行靜態展示之用,實質這是一種只求其表不求其魂的保守做法。
在各類科技創新和演藝文化手段層出不窮的當下,應該賦予這樣的建筑更多的神韻和活力,讓游客與建筑產生對話,跨越時空的隧道,在沉浸體驗中感受文化。
古鎮經營缺乏統一管理
古鎮景區的管理通常存在兩個層面的經營管理,一方面是景點的管理,一方面是商業經營的管理。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由于歷史、房屋產權等問題,目前很多古鎮依然存在景點管理各自為政,商業經營無法統一的尷尬局面。
洛帶古鎮
這使得景點資源聯動性和協同效應低,門票定價機制混亂,給游客帶來不便的同時,是景點的低質和內容的空洞,負面效應不斷外溢造成對整體景區的發展制約。
在商業經營方面由于房屋產權不一,導致無法實行業態的整體規劃和統一管理,各類低質同質業態泛濫,不同區域之間還會形成惡性競爭,最終導致商業經營無序,活力喪失。
面對上述種種現實問題與矛盾,找到必要的應對策略是確保當下及未來古鎮保護和開發少走彎路,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在這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當下文化消費的趨勢與旅游客群的變化,因為古鎮旅游的實質是一群人的文化之旅。
如果把古鎮看成微縮版的城市,古鎮旅游開發的實質是歷史文化的保護、開發和再利用,文化是古鎮旅游開發的靈魂,應該貫穿始終,建筑、景點、商業業態、民俗活動、文化演藝等一切要與文化產生鏈接,只有這樣古鎮旅游才能在文化保護中充滿商業活力,在商業開發中不失文化底蘊。
周莊古鎮
文章來源:房地產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