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零售業在全球可謂一枝獨秀。2020年我國商品零售額達到35.2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零售總額比重接近1/4,使用電子支付的成人比例超過八成,全國快遞業務量達800多億件。在過去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零售企業迅速走向線上,做了很多創新和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接下來,我國零售業應該怎么走?零售創新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從全球視角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包括零售業的發展‘風景這邊獨好’。但從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我國的零售業依然存在諸多的壓力和挑戰。”在5月24日召開的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近年來,通過零售創新,企業發展中面臨的一些痛點和難點得到了有效解決。但同時,數字化應用在很多方面還沒有創造出顯著的價值。數字化創新走到今天,如果不能有效解決模式和企業管理機制問題,再往前走將會面臨更多困難和挑戰。因此,不僅要提創新,還要提改革。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通過市場調研發現,通過模式的創新,企業能夠有效應對競爭,真正實現創新發展。例如,一些區域零售企業通過對模式進行積極變革,從原來跟社區團購等新模式的對抗轉化為合作,發揮區域零售企業的本土化優勢、物流優勢、門店優勢、商品優勢,與社區團購共同實現更高效的履約。在合作中,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競爭能力,也獲得了很好的收益。
“創新的目的是創造新價值,零售合作模式創新的核心是利益分配的制度。零售商要從過去提供渠道價值向增值服務價值轉變。”裴亮表示,有了數字化工具,公司和員工之間的分配制度也能更好地實現共創共享。積極變革傳統、落后的經營模式,將會為企業的創新打開一個新的廣闊天地。
文章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