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中開始,中國新晉茶飲品牌“喜茶”突然一夜爆紅,在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上頻頻“刷屏”,“數百人排隊只為一杯茶”“一般都要排隊四到六個小時”“黃牛加價倒賣喜茶,一杯飲料賣上百元”等等新聞層出不窮,成為一款不折不扣的“現象級”產品。
中國茶飲品牌到處都是,為何這一家如此火爆?受到90后群體的大力追捧?我們試圖從個體特征和市場營銷的角度,來探尋“喜茶”與眾不同的與目標消費者的有效溝通模式。
2012年喜茶(Heytea)起源于廣東江門一條名叫江邊里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為了與層出不窮的山寨品牌區分開來,故全面升級為注冊品牌喜茶。2016年初,皇茶更名為“喜茶”,在珠三角、廣西等地開設有50多家分店,還進軍了長三角。2017年2月,喜茶開出上海首店,位于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商場。
新店瞬間引來上百人的長隊,慕名而來的顧客在大廳被蛇形通道分成六條, 等候少則半小時,多則六小時,就是為了購買一杯喜茶。這家店每天賣出近4000杯,日營業額達8萬元人民幣,而這已經是喜茶的第50多家店。
喜茶的創始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90后創業者聶云宸,2012年創業時只有21歲。2016年初,聶云宸放棄了原有“royaltea皇茶”商標,將品牌名改為“喜茶”。聶云宸表示,改名之后,喜茶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品牌宣傳,門店環境、LOGO也會進一步升級,希望用“一杯喜茶,激發一份靈感”的概念提高消費者品牌辨析度。去年,這家奶茶店還完成了1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IDG、真格資本這樣的資本大鱷。
中國的傳統茶在過去10年產量翻倍,但仍長期處于“七萬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局面。相較而言,從2012年開始,星巴克在中國的 “圈地運動”加速, 2013年至2015年間新添了1100多家門店,這讓中國茶行業更為尷尬。如何讓中國年輕人愛上喝中國茶,而不僅僅是咖啡為代表的舶來飲料,是喜茶創立之初的目標。
聶云宸的特點就在于,他切入茶生意的方式,一點都不傳統。喜茶以專業、快捷以及不斷的新鮮感,引領茶飲潮流,一切都在“不走尋常路”。
喜茶更了解90后的消費者群體
根據不完全統計,喜茶的消費者客戶群90后占了80%以上,這和喜茶自身 “年輕飲品、快樂創新” 的定位不謀而合,而最關鍵的一點是,喜茶顯然更了解90后,在與90后消費者群體的溝通毫無障礙,融為一體,更是每每抓住90后群體的“痛點”和“歡心”,這與喜茶的市場溝通策略密不可分,更與作為90后的創始人最了解90后的溝通模式密不可分。
90后群體是怎么樣的一類消費人群?
首先,90后是個性鮮明的一代。誕生在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中后期,整體社會的個性自由、言論氛圍、寬容度大大提高,加之與外界交流的無障礙,不愿意從眾,不走尋常路,是90后身上最為顯著的標簽。90后的自我意識非常強,自我認知也很明確。
第二,90后是互聯網化的一代。90后的出生伴隨著互聯網的誕生,其思考和行為模式是真正的“互聯網化”,對網絡工具的使用得心應手,是微信、QQ、微博等即時通信工具的最大使用群體,人際交流基本上全部通過網絡完成。
第三,90后更追求平等,價值觀更加多元。90后知識結構更全,利用媒體能力強,外語水平高,國際知識了解得多,使用工具的能力更強,所以更追求平等的權利,作為個體形成的價值觀也更加多元,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對比60、70甚至80后更強,更看重能否實現自我價值。。
第四,90后是快樂(享樂)主義者。不管是購物、讀書、擇業、擇友、朋友圈,“是否有趣”都是他們的重要標準。90后對于當下的生活和工作是否有趣的關注,比起對未來可能產生的更大的期望和回報要更多。
那么,“喜茶”又是如何點中90后“死穴”,達到精準營銷的目標的呢?
一、顏值經濟,大打個性牌。喜茶大打顏值經濟牌、個性牌,不管是店招、店面設計、LOGO還是茶飲杯體、杯蓋,都精心設計,以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同時明顯區別于其他品牌的茶飲,這與90后崇尚個性的特點完全一致。
二、利用網絡社交媒體不斷制造話題和關注點。90后的生活重心幾乎全在網上,了解新鮮事物的渠道也大多來自網上,同時,他們對網絡信息的認可度大大高于傳統媒體。喜茶的營銷推廣也是幾乎全部在線進行,而且沒有采用購買搜索廣告的方式,而是采用話題制造的方式讓網絡媒體、自媒體等免費成為其營銷的推手,其轉化率和品牌忠誠度也遠遠高于付費營銷的方式。
三、喜茶的溝通方式更加平民化,接地氣。按照年輕人的偏好,喜茶的店面設計和桌椅布置更加簡約舒適,就像在90后自己的客廳或者臥室,你可以站著喝茶、坐著喝茶,甚至可以斜躺著。我就是一杯茶,不端著、不裝,不西服革履、不高高在上,沒有命令,沒有灌輸,買的不是茶,是快樂心情。這與90后崇尚參與,而不是自外而內的灌輸與命令的特點有關。說真話,不要打官腔,尊重他們是獲得90后認同和認可的關鍵。
四、喜茶的溝通方式更加有趣,將喝茶變成一種體驗和社交。如果你有空去喜茶的專賣店和網上社區看看,你會發現,喜茶將喝茶這種日常消費行為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社交體驗,所有愛好或者不是那么愛好喝茶的人,都可以借此進行身份認證和關系鏈接,尤其是講究圈子的90后群體,喝茶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是體驗,是手里拿著印有巨大LOGO喜茶飲料杯吸引來的路人的目光,是網上社區的沸沸揚揚的哪一種茶才是“茶王”“茶后”和“四大金剛”的討論。
無體驗,不社交,無社交,不品牌。喜茶店面是年輕人的“第三空間”,喜茶的產品不僅僅是一杯茶飲,環境、感覺和體驗更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茶飲需要品牌文化。堅持“一切以產品和顧客為核心”的喜茶,從2014年中山小欖的店開始,主動將店面擴大到100多平米,留給消費者更多的社交空間。這一點,滿足了90后群體極為突出的社交屬性。
喜茶店面是年輕人的“第三空間”,喜茶的產品不僅僅是一杯茶飲,環境、感覺和體驗更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茶飲需要品牌文化。堅持“一切以產品和顧客為核心”的喜茶,從2014年中山小欖的店開始,主動將店面擴大到100多平米,留給消費者更多的社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