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型的商業綜合體是城市現代化的標志、窗口和名片,社區商業是城市商業的基礎,是居民消費的重要載體。完善的社區商業不僅應滿足社區居民的餐飲、購物等基本消費需求,還應提供修理、洗染、通訊等眾多的綜合性服務。本文,飆馬商業地產結合目前社區商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后的社區商業發展應該把握的重點。
社區商業存在三大問題
然而,在城市大規模擴張的過程中,不少新建小區重視商品住宅的規劃建設,而對與之配套的商業設施不夠重視;一些老舊小區的商業設施升級速度也落后于消費升級。總體而言,目前的社區商業很明顯地存在三大問題:
1、社區商業難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突出表現為“三多三少”,即傳統業態多,現代業態少;購物類多,服務類少;集約經營多,現代流通少。
2、缺乏比較完善的社區商業規劃。
因為缺乏整體統籌協調,出現一些地段配套不足,另一些地段又配套過度。一些新社區配套設施跟不上,但在成熟居住區內,大型綜合超市等商業設施又扎堆開設,導致社會資源浪費,又給社區交通、環境等帶來負面影響。
3、整體管理存在缺位現象。
目前,不少地方的社區商業處于無序發展狀態。不僅是帶有一定公共服務性質的微利行業供需矛盾突出,以次充好、漫天要價、服務不規范等也時有發生,亟待有關部門加強管理。
社區商業該怎么做
面對社區商業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需要緊緊依照現代商業發展的整體趨向,改變理念,創新思路,不斷拓寬社區商業的內涵和外延。結合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筆者以為今后的社區商業發展應該把握以下四個重點:
1、堅持以人為本。
城市的核心是人,老百姓滿不滿意,生活方不方便,這是社區商業發展好不好的主要評判標準。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強建設規劃管理,通過規劃手段,平衡社區商業網點需求與供給,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另一方面要出臺相關政策,引導一些基礎業態、便民業態進入社區,彌補目前社區商業過于單一,服務功能匱乏的短板。
2、創新服務模式。
根據老百姓消費升級的實際,既可以將大型商場、市場等培育成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又應該在新建小區配套“鄰里中心”等商業新模式。這類社區商業綜合體集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教育健身甚至是孩子的托管接送于一身,實現業態多元化與功能復合化,覆蓋一定區域范圍內居民的日常綜合性消費需求。同時,要在社區超市拓展生鮮服務,注重農超對接,引進各種有品牌、有質量的連鎖經營門店,讓小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專心加時尚的新型服務。
3、注重融合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密集布點、緊鄰居民的社區商業來說,正是一個與線上及移動端結合的大好時機,畢竟物流速度最快,也不能用網絡銷售解決消費者一到兩小時內的需求,而社區商業恰恰是最有時效性的。因而,社區商業要將其適合“應急”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不僅有小而全的貨物擺設,還有觸屏選購商品、各類代辦代繳、全程冷鏈配送等與網絡緊密結合的各項服務,并認真運用大數據、云技術、社交工具、移動支付等新興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產生新的發展動力。
4、實施專業操作。
目前的社區新建樓盤大量增加,消費結構趨向多元,因而不能再按老的模式發展社區商業,特別是一些新建小區在配建一定體量的社區商業后,就要有專業團隊入駐,按照購物中心的操作模式,從前期的市場調研、市場定位到后期的招商營銷、經營管理等都要經過科學論證,專業操作。這樣,既避免社區商業在檔次或功能等方面不能適應目標客群的需求,又能防止重復建設和盲目競爭,使社區商業協調、健康發展。
“離消費者越近,離競爭就越遠”,這是經商的黃金鐵律,也是社區商業受到青睞的重要原因。相信只要順應時代轉型,巧妙填補空白,社區商業的路必定會越走越寬。
文章來源:柯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