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消費者依然最為關注“口味”
與上年相比,2016年消費者依然最為關注“口味”維度,略有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地理位置”和“等位”這兩個代表便捷性的指標,關注度下降明顯。
與去年相比,“性價比”成了唯一一個關注度上升的維度,上升至第二位。
一方面,說明了對餐飲行業來說,口味依舊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核心維度。同時,近年來一些小而美的品牌的崛起和發展,使得消費者對更好的就餐體驗有直接的感知。
在這些品牌的推動下,消費者對優質的就餐體驗、新穎的口味有了新的認知。
這些體驗成為了他們衡量就餐價值感的重要參考,新一代消費者正在從“價格敏感型”向“價值敏感型“過渡和轉換。
因此,更多消費者對餐廳能否提供“價值感知”上十分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隨著地圖、等位、點餐和支付的移動互聯網工具的完善和發展(如百度地圖、美味不用等、微信點餐和支付等),一定程度降低了消費者對于便捷性的敏感度。
性價比維度的差評率有所提升,而優惠團購維度的差評率的卻下降,側面反映出目前餐飲行業雖在優惠上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讓利,卻不能給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價值感。
2016年消費者關注的三點發展趨勢
口味仍是餐飲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近年來,一些餐飲企業過分強調營銷噱頭,而不關注產品口味的研究和更新。不注重產品力的提升,餐飲企業注定不能長遠吸引和留住消費者。
可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餐飲行業將逐步回歸理性,針對消費者最基本的產品口味需求進行研究和突破,方能從根本上提升餐飲企業市場競爭力。
消費者“價值敏感型”轉換
近年來,一些小而美品牌的崛起和發展,提高了消費者對更優質就餐體驗認知和感知。隨著消費者對價值感知的關注度顯著提高,說明他們正逐漸向“價值敏感型”轉換。
對于這些消費者來說,他們關注的往往是全方位的價值感體驗,而不單單關注消費金額。
因此,如何在產品、服務和環境等全方位打造高價值感的就餐體驗,值得當下餐飲企業深思的問題。
互聯網的發展滿足消費者需求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工具的不斷升級,線上點餐、等位和支付,以及線下快捷配送給消費者的就餐帶來了更多的便捷性。
對消費者來說,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送貨上門的服務,滿足了新生代消費者“懶人”的心理需求。
同時,眾多互聯網第三方服務平臺的強強聯合以及大量投資的流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這些平臺的服務水平,優化了消費者對就餐便捷性的體驗。
總體而言,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餐飲企業應更加注重的就餐體驗感知的營造。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等新興技術,圍繞消費者新的需求,從產品口味、服務質量、環境氛圍及便利設施等方面打造更具體驗感的餐廳將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來源:大話餐飲兵法)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