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互聯網時代,中國許多行業正面臨著大洗牌。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實體店路在何方呢?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的確讓全世界都變了。關店潮愈演愈烈,百貨、超市、便利店、餐飲、購物中心全都涉及!鐵打的地段,流水的店。關店,或意味著悲情退出,或意味著斷臂自救,或意味著重心轉移,或意味著斡旋調整。
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教訓還是以退為進的戰略,這些關店的客觀數字都甚至比開店的宏偉計劃更值得關注。互聯網時代,中國許多行業正面臨著大洗牌。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實體店路在何方呢?
實體店陣亡名單
百貨篇
1、梅西百貨:關店加劇,梅西百貨在2015年關了14家門店后,在2016年春已確定要關36家店,涉及到加州、紐約、德州等多個州。在這些商店關閉后,梅西公司名下約有730家門店。
2、西爾斯百貨:掉隊中,2015年關了235家店。曾經是美國最好的百貨之一,成立于1893年的希爾斯百貨,在其誕生后的近一百年中幾乎是美國民眾的唯一選擇。當時,四分之三的美國消費者會到希爾斯購物,其銷售額甚至一度占到美國GDP的1%。
3、萬達百貨:變革調整,2015年關店46家,關閉濟南、唐山、江門、溫州、荊州等多個地區的嚴重虧損的門店,剩余的上海寶山、泉州、襄陽等地區的有希望的個別門店進行調整,壓縮經營面積。
4、塔吉特百貨:變革調整,2015年退出了加拿大市場,2015年11月初宣布3個月內關13家百貨店。塔吉特百貨是美國第四大零售商,全球500強第33名,在美國47個州設有1330家商店。
5、百盛:調整逆襲,3年在中國內地關了9家門店,目前在中國33個城市擁有58家分店。
6、彭尼百貨:優化式調整,2015年彭尼百貨(J.C.Penney)關了40家門店,2016年初目前計劃暫關7家門店。關店后,仍然在美門店數超在全美有超過1000間門店。
7、NOVO百貨:慘烈的下坡路,曾經是中國時尚百貨的標桿,2015年已關5店,已退出上海及武漢市場。目前門店總數只剩下10家左右。
8、尚泰百貨:逼離中國,跟著華潤萬象城闖中國,陸續開出3店,至2015年中期已全面退出中國內地。
奢侈品牌篇
1、LV:中國市場退潮中,2015年底關閉了三家中國門店,即廣州、哈爾濱、烏魯木齊三家門店。目前LV中國市場約50間門店,2016年中期前,或將關閉中國約20%門店。
2、香奈兒:嚴控中開啟電商模式,香奈兒中國門店數為11家,是最多店鋪時期的一半。
3、Prada:一路下滑,Prada2年在中國關了16家店,2016還未大調戰略止血的話,預計將進一步關店。
4、Burberry:關店并調整中,2015年中國關10家,最終門店總數為68家,2016年則暫計劃再關5家。
超市篇
1.卜蜂蓮花:布局失利,去年關閉兩店今年或關一店
2、沃爾瑪:美國洗牌,2016年初沃爾瑪宣布全球關269店。美國境內的沃爾瑪受影響最大,154間店鋪將被關閉,有102間是沃爾瑪2011年開始試水的沃爾瑪便利店。
3、樂購:大衰退中,2015年在英國關閉了43家店,包括規模較小的Express與Metro門店。中國則把目前在內地經營的135家門店賣給了華潤,并全改為“華潤萬家”,在華原門店正大清洗中。
5、家樂福:風口已過,2015年家樂福在華關店數量超過15家,陸續關閉了昆山、合肥、嘉興、南通、蕭山、寧波、佛山、紹興、長春、焦作、大連、西安、杭州等城市店鋪。
6、人人樂:2014年關18家門店,將轉型社區超市
便利店篇
7-11:入川4年未盈利,2014年關店近30家
餐飲篇
1、麥當勞:重新來過,2015年麥當勞的全球關店數在700家,美國關了近140家店,中國關了近80家。麥當勞中國目前近2300家門店。
2、湘鄂情:高端餐飲失勢典型,曾是高端湘菜館且已上市的新星,創始人如今跑路,最多時全國40家店,2013年起陸續關門、轉讓、法院抵押清算。
3、Teavena Tea Bars:選錯了試驗地,2016年初,星巴克宣布關閉 4 家旗下茶飲店 Teavena Tea Bars,只保留西雅圖的一家“作試驗點”。洛杉磯比弗利山莊附近的 Teavana Tea Bar 將在 4 月份關店。
4、咖啡陪你:糊涂賬,中韓合資,高峰期在華有600多店,誓要挑戰星巴克。如今諸多城市近50%店已停業,特別是加盟商已聯合開啟維權之路。
購物中心篇
新華都:購物廣場去年營收同比減少,導致關4店
服裝鞋履篇
1、佐丹奴:2014年關190家,凈利潤大幅下降38%
2、美特斯邦威:繼續下滑,2013年關200家,2014年關800家,2015年的關店數未披露,但2015年上半年美邦服飾出現上市7年來的首次虧損: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76萬元,同比下跌152.9%??梢娹D型并不成功,同時轉型的成本加劇壓力,譬如2015年上半年廣告宣傳費高達5011萬元。預計2016年仍然將更加艱難。
3、波司登:大幅下挫,2015年關店超5000家,執行“四季化”的行政總裁梁旭輝離職,與日本伊藤忠合作被獨立董事否決。
4、百麗:形式反轉,百麗2015年一季度 二季度關店總數為329家店。同店銷售繼續大跌,跌幅7.7%。在2011年開店最為“瘋狂”的日子里,百麗國際平均每天都會新開2~3家店鋪,如今已反轉。
5、李寧:巨虧的下坡路,2014年關519家店,2015上半年關1200店。三年虧損31億元。
面對一大波實體店倒閉,只有迎接新的挑戰,做好轉型,實體店仍大有可為,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實體店在面對誘惑之時,首先還是應保持冷靜,不要盲目跟風。必須認識到,實體店具有自身的優勢,不應該丟棄傳統企業的品牌優勢,產品的優勢,文化的優勢,銷售市場的優勢,而盲目轉到直銷。同時,也應該反觀傳實體店在直銷方面的劣勢,如,不了解直銷規律,缺乏相應人才,難以應對政策性風險和經營性風險。只有在做到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認真進行市場調查,比較傳統企業與直銷企業的區別,熟悉并掌握了直銷企業的運作機制,為增添直銷板塊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才考慮進入直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