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新天地是上海人氣最旺的商場之一,日均人流量達到8萬~10萬人次,若加上新天地時尚,日均人流量達10萬~13萬人次,甚至超過了一些熱門景區。
根據記者此次的調查,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新天地是上海人氣最旺的商場之一,日均人流量達到8萬~10萬人次,若加上新天地時尚,日均人流量達10萬~13萬人次,甚至超過了一些熱門景區。
那么,新天地又是靠哪些優勢聚集了如此高的人氣?據中國新天地企業傳訊及推廣總監、太平橋項目負責人劉夢潔介紹,新天地之所以能吸引消費者,除商場自身的建筑特色、租戶的經營特色外,在推廣方面要給消費者更多互動等體驗。
互動活動更具吸引力
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在全國四座城市的五個項目,新天地舉辦了多場音樂節。過去幾年,新天地正是借助這類公共藝術文化活動,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同的購物體驗,拉近了與后者之間的距離。
據劉夢潔介紹,新天地此前曾做過一些不同嘗試。比如一些跟本地文化結合的國際性藝術活動。這些嘗試都為推廣新天地提供了很好的作用,在帶來人流量的同時,也成為新天地品牌的一面旗幟。
在主辦這些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劉夢潔和其團隊發現,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提升,單純通過演唱會、音樂會已很難產生更強的號召力。因此目前新天地在舉辦公共文化藝術類活動時,更偏重于表演類,尤其是跟觀眾、客戶能更好互動的活動。此外,現在比較流行的兒童主題相關展覽,以及藝術展覽也會比較有吸引力。
劉夢潔進一步指出,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做推廣活動需要更多創新,例如邀請一些國外的表演團隊。雖然對于這些國外的藝術家,國內觀眾可能不十分了解,但他們能給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帶來新鮮感。
高附加值活動增加黏性
在設計活動內容時,新天地并沒有根據特定的年齡段消費群體量身定做,而是將活動主題設計得盡量符合各個年齡段消費者的需要。因為新天地的消費群畢竟比較寬泛,所以設計的活動基本能覆蓋“70后”到“90后”群體,甚至包括部分“60后”人群。
“活動如果單純圍繞某一特定年齡段消費者,其實更容易火。比如針對90后群體舉辦cosplay(角色扮演)活動,來的90后會非常多,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但這樣的活動跟我們的主題、項目定位不太符合。”劉夢潔表示。
劉夢潔進一步指出,商場主題活動的關鍵,還是定位,而不只能考慮人流量。事實上,即使同在上海,新天地和虹橋天地舉辦的主題活動也不一樣。虹橋天地的目標人群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上海西區國際性社區的消費群體,另一部分是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商旅客。
此外,商場活動的功能不止是吸引客流,還要為商場的大數據分析建設提供基礎。劉夢潔表示,實現大數據“畫像”,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一個顧客要在商場多次消費,才有可能逐漸勾勒出其興趣、喜好、消費能力等,從而最終了解到其消費習慣。
據了解,目前,各商場吸引消費者的手段,主要是靠后者主動提供資料,多數商場是通過商品折扣吸引會員客戶上傳更多資料。而虹橋天地給會員客戶的待遇,不僅僅是折扣,還有很多其他權限。比如一些只針對會員客戶才開放的展覽,或者部分主題文化展演的預留門票。這樣會員客戶得到的體驗,會比單純給會員客戶折扣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增強他們對商業地產項目的消費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