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氛圍欠缺、商鋪空置高的巨大壓力下,如何完成招商任務?本文以二線城市某社區商業街為例,詳解其如何從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出發,制定因地制宜的租金及招商方案,圓滿完成招商任務!
一、分析項目競爭環境,反思自身優勢與不足
1、商業格局
項目處于城市發展方向的夾角,商業格局受制于區域城市核心區的輻射影響,產生區域級輻射的商業市場空間有限。
2、商業屬性
項目商業體量:7800平方米;社區人口:14000人;人均商業面積:0.56㎡;
一般而言,輻射型(外向型)商業人均商業面積在1.0-2.5㎡之間,中間型和內向型商業人均商業面積在0.14-1㎡之間。從物理屬性而言,項目為典型的內向型社區商業。
3、周邊人口及商業環境
依托項目周邊成熟居住氛圍和中高端人群,社區配套商業可以做旺。商業人流主要以周邊1公里范圍的消費力為主,其他區域基于成熟的商業配套,難以形成對項目的消費分流。
4、附近主干道沿線商業
項目附近商業整體氛圍不濃厚,特立路沿線依托師范學院的師生消費群體,望龍路沿線主要是住宅底商。業態主要為餐飲,便利店,社區配套商業,無統一規劃,不成規模且檔次較低。
5、競爭項目租金面積、業態分布
租金水平:大部分在45-60元/平方米/月之間,部分人流量較大或者層高較高利用率高的鋪面的租金可達50-60元/平方米/月之間,空置率較高。
周邊競品租金分析
6、項目SWOT分析
小結:
區域商業現狀——商業發展不成熟,商業氛圍不濃厚,且區域商業檔次較低、缺乏管理,主要為街道底商,經營情況一般;
業態經營現狀——業態主要是便利店,餐飲類,以滿足社區配套為主,經營狀況不甚理想;
租金現狀——大部分已經入住3年以上的小區,租金水平在50元/㎡/月左右;
面積情況——區域商業面積區間跨度較大,部分商鋪為一拖二,去化困難;
未來供應——從現階段的規劃來看,未來項目周邊的商鋪供應主要以社區型住宅底商為主,類型相似,體量略小。
二、總結項目定位、業態規劃及前期招商情況,需求招商突破口
1、消費客群定位
消費客群界定:居民、學生、周邊商家以及流動人群
2、商業主題定位
3、業態規劃
除考慮設置滿足社區內部需求的購物及社區服務功能以外,更要注入一些能樹立形象和引導消費的商業,為住宅和商鋪增值。
針對上述業態規劃,擬租面積如下:
注:在招商執行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招商情況,局部調整物業結構、擬租面積和業態配比。
4、一、二期招租情況
一、二期商業招商情況
小結:
部分鋪面層高偏低:26個鋪面,11個鋪面層高在4米以下。
業態規劃混亂:項目沒有進行統一業態規劃前提下的招商,欠缺引導性,業態落地混亂。
欠缺形象商家:目前招商落地的商家無論是品牌、檔次、形象,均不能拉動人流。
欠缺統一的招商政策:招商租期長短和政策不統一。
5、三期商鋪情況
三、確定租金方案,預估租金收益,為招商落地奠定良好基礎
1、租金制定策略
2、招商優惠政策
3、租金收益預估
租金單價按平均45元/㎡/月計算,前兩年租金不變,從第三年開始,租金按每年10%遞增:
租金單價按平均20元/㎡/月計算,前兩年租金不變,從第三年開始,租金按每年10%遞增:
兩層合計:十年租金總收益為:35074980+3164350 =3823.9330萬
四、制定招商策略與執行方案,細化招商任務
1、招商總體思路
2、招商執行策略
3、招商工作細分
與政府洽談工作
招商文本及相關資料準備
招商周期劃分
招商工作劃分
4、具體招商流程
5、招商拜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