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開業109家萬達廣場的萬達集團正在加緊“減負”。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表示,未來五年內,萬達商業地產將“去地產化”,轉型為一家商業投資服務企業,實現完全的輕資產化。屆時,這家公司凈利潤的三分之二是來自于房地產業務之外。“萬達要在五年之內做到足夠大,徹底排斥掉競爭對手,萬達在挖更寬更深的護城河。”
因為王健林聯手李彥宏和馬化騰布局商業O2O市場,人們就一直以為王健林和馬云博弈在O2O市場,搶占商業一體化運營的機會。那么是不是真的如此,我們是不是單純地認為萬達真的是為了布局O2O,其實也不盡然。媒體一直關注著馬云和王健林的首富之爭,而對于他們而言,這個排位真的沒有多少意義,雖然王健林已經超越了李嘉誠和馬云成為亞洲新首富。
輕資產化的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
人們都在討論萬達要去地產化,進行輕資產配置和運營,那么在萬達輕資產化的過程中,究竟哪些棋子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有人認為O2O的配置和相應的經營策略不可回避,而在打造O2O的運作中,我們看到了支付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這也是為何萬達要把快錢納入旗下的原因之一吧?
那么快錢能幫萬達做什么呢?筆者觀察主要有幾方面的要素值得關注:一是資產來源和品質。對于阿里來說,淘寶、支付寶、螞蟻金服等等都是主要的資產。而對萬達來說,萬達的優質資產來源于自身品牌的物業,也就是它的消費平臺包括房產、酒店、電影院、餐飲,以及并購快錢后的商戶及線下實體,螞蟻金服都是面向個人、淘寶中小商戶,相較而言萬達自身體系的物業收益更為穩定和有保障。
二是支付體系是重要的支撐。我們知道阿里有支付寶,包括支付寶錢包,騰訊有財付通,百度也有百度錢包,萬達進入到這個市場,沒有自己的支付體系顯然不行,快錢正好彌補了萬達這個短板。快錢可以支持線上、線下、移動等各類應用場景,可為萬達提供最豐富的支付工具,幫助萬達快速實現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O2O閉環。
三是營銷精準度。眾所周知,進入到移動互聯網市場之后,精準營銷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充滿需求性。在這方面,蘋果的營銷是相對成功的。萬達在輕資產過程中,打造的是一種用戶體驗的黏性牌,這一點是值得關注的。而在數十萬億元的國內消費市場中,體驗式消費占據了近三分之二的規模,未來的機會在于實現體驗式消費的智能化。萬達O2O模式發展方向,最主要就是增加體驗感和消費者黏度,希望結合消費者行為軌跡、消費偏好,做好精準營銷匹配。只有與快錢打通,萬達才算是拿到了消費者的真實消費數據,以后才能根據消費者的行為偏好,向其推送各種消費信息,并且延伸到消費信貸領域。而快錢具備綜合化的支付平臺和大數據體系,快錢多年運營積累的消費數據,將為萬達電商建立大會員系統、提供大數據服務等提供重要支持。簡單來說,未來萬達不僅可以知道每日的人流規模,更可以通過大數據的積累和分析,逐步為用戶做畫像,從而實現更懂用戶、精準推送等構想。
四是快錢將成為萬達輕資產轉型重要抓手。輕資產的做法就是為了迅速擴張,和快錢聯手將能幫助萬達快速建立自己內部的輕資產融資管道,通過準金融投資行為,走輕資產路線,靈活運用社會資金,用更快的速度來完成2025年開業1000個萬達廣場的宏偉目標。
商業地產和電商博弈帶來的O2O機會
王健林布局商業地產的發展機會,以及由此帶來的O2O概念的引入,甚至以此打造互聯網+的一種應用并不是沒有預謀。有人說王健林和馬云博弈,關鍵就是在商業地產和電商之間的用戶爭奪。王健林希望商業地產向體驗式消費轉型,這其實也是商業經過多年的市場化運行之后的嘗試性轉型,這種轉換貌似被動,其實也可以看出是萬達的一種積極求變的轉換,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在大模式背景下一種注定的改變。之所以選擇在這個市場進行爭奪,也可以看出是因為電商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就是線下服務能力的保障,如果能夠有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可以支撐用戶服務需求的保障,那么是不是會迎來一種新需求帶來的發展機會?
尤其是當價格的落差對于體驗式消費以及由此帶來的聯動或者是一站式體驗得到滿足時,用戶的導向會不會發生改變,或者對于家庭用戶的泛消費選擇是不是變得更加多元,甚至對于很多年輕人的消費導向也會再次發生改變,而不僅僅局限于網購的一種價格滿足感?其實馬云也在有意布局這種模式的轉換,當然對于馬云來說并不是要顛覆自己原有的模式,而是一種補充。在這方面,馬云利用的是投資銀泰商業,阿里巴巴認購約53.7億港元新股及可換股債券對銀泰商業進行投資。雙方希望共同發展與購物中心、百貨商店以及超級市場有關的O2O業務。馬云希望線下向線上轉移,而王健林恰恰相反,希望更多的線上能夠向線下滲透。當然還有一種設想就是O2O的深化。
國內商業地產的O2O商業相較國外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O2O模式賦予商業地產新活力,在互聯網思維的運用下,實體商業通過不斷調整商場品類、優化體驗場景的實現,來拉攏購物中心的人氣。在社區商業方面,由于消費習慣與網購同樣有著碎片化、隨機化的共性,因此社區商業將更多體現社交的功能,此外就是娛樂的勾連效果,這才是吸引用戶,或者是家庭用戶的聯動。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在移動互聯充斥的環境下,未來城市人群也不乏產生反互聯網的情緒,或將形成一種體驗式家庭泛娛樂休閑式購物場景。
王健林曾表示,萬達還不是零售企業,而是一個平臺提供商。在其設想中,萬達未來不但是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商,并且是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最大的文化企業集團、最大的百貨公司等等。其實馬云也有這種意圖,甚至可以說野心更大,阿里是希望線上線下真正聯動,構筑大一統的消費帝國。
當然,更關鍵的是,萬達本身的優質商業廣場項目可以幫助萬達院線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萬達院線又可以反過來激勵萬達商業地產的發展態勢,達到雙贏的局面。當然這也是一種美好的預期,更主要還是要看萬達廣場本身的市場吸引力和用戶參與度,后期是否會聯手快錢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推出更具標桿性的產品,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變革創新,這也是值得我們長期關注的地方。
本文來源于搜狐,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