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L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發展的特點
來源:飆馬(中國) 作者:飆馬(中國) 時間:2015-01-14
MALL是由專業購物中心管理集團開發經營,業態、業種的復合度極度齊全,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以家庭式消費為主導方向。并設置有各類特色店以吸引國內、國際游客,能滿足全客層的一站式購物消費和一站式享受的特大型綜合購物娛樂中心。但是,其在世界各地的發展卻不是千篇一律,結合各國的國情,MALL在各地呈現出了獨具特色的特征。
一、美國式購物中心——超大型購物城
美國的購物中心都有集客力非常強的1~6家大百貨商店或大型服裝專業店作為主力店,常見的主題店有梅西、彭尼、西爾斯、諾德斯特龍、五月、布魯明代爾等名牌店鋪,它們在購物中心占有不少于1/5的面積;同時沃爾瑪之類的大賣場也是主力店,但大賣場在購物中心僅占有不大于1/10的面積。購物中心中匯集大量專賣店,購物中心內的百貨店一般放棄專柜式經營。除了主題店之外,購物中心常設有幾十家或上百家名牌專賣店,包括服裝、鞋帽、首飾、眼鏡、文具、化妝品、圖書、音像、電器、體育器材等等。
美國購物中心都由專業購物中心集團投資建設或管理,營業樓層較低(地下1層,地面2至4層),占地面積極大,有大型室外停車場及大型停車場附樓。
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摩爾mall商城位于布魯明頓市的明尼那波利斯郊區,總面積達39萬平方米,大小商店400多家,集中著應有盡有的消費品和眾多消費者,服務項目可以從出售汽車直到舉行婚禮。
二、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式購物中心——縮小版的美國式購物中心
歐洲購物中心與美國式購物中心大體上較相像,但歐洲購物中心的規模一般比美國購物中心小許多。歐洲購物中心都建在城鄉交界處,美國的購物中心有的在城中有的在城郊。法國購物中心里主題店以特級市場為多,不像美國購物中心里主題店以百貨商店居多。歐洲購物中心以經營日常生活用品為主,而不像美國購物中心選購品為主,歐洲購物中心則較實用。
法國購物中心的主題店大多是大賣場,百貨店很少,主要店牌為家樂福、安得馬榭和歐洲馬榭等,其面積常常占到購物中心整體的1/3~1/2。
三、日本式購物中心——特大百貨商廈型購物中心
韓國、中國臺灣的購物中心大多是日本式的。傳統的日本式購物中心大多建在都會市中心,由大型百貨公司投資建設或擴充而來,營業樓層較高(達到地下2—3層,地面7—13層),但占地面積較小,停車場一般位于地下3至地上7層。
四、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購物中心——購物廣場
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購物中心大多建在市中心,大多由房地產公司巨頭投資建設,大多稱為購物廣場,營業樓層較高(達到地下2H3層,地面5—7層),停車場一般位于地下3~5層。經營管理方面通常由專業購物中心管理公司負責。中國臺灣地區的多家購物中心也是聘請新加坡的專業購物中心管理公司管理。
五、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購物中心——連鎖摩爾購物中心
以菲律賓、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式購物中心很像美國式購物中心,但自身的連鎖特點鮮明。其特點為:由專業連鎖購物中心集團開發并經營管理,面積龐大,自營比例較高(50%~70%),自營百貨公司、超市、影城、美食城等,業態業種的復合度極度齊備,商品組合定位于家庭(全家/全客層),能滿足全家的一站式購物消費和一站式文化、娛樂、休閑、餐餐飲享受。連鎖購物中心可解決購物中心的招租難題,可迅速實現購物中心的全面開業,且管理促銷的力度和號召力比普通購物中心高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