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奧萊范——OUTLETS在中國(系列專題二)
來源:飆馬(中國) 作者:飆馬(中國) 時間:2014-07-16
核心提示:雖然中國的奧特萊斯項目多以失敗告終,但這并不能說明奧特萊斯在中國已退燒,而是真正的奧萊在中國還很少,中國奧特萊斯尚處于萌芽階段的探索期。中國奧特萊斯要取得成功,一方面需要吸取國內外奧特萊斯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需要走本土化奧特萊斯之路,一味模仿他人的奧特萊斯走不長也做不大。

奧特萊斯的獨特魅力和美好前景吸引了中國的眾多投資商,從2002年中國第一家奧特萊斯——北京燕莎奧特萊斯誕生到2013年,短短十余年間,奧特萊斯在中國遍地開花,數量已超過420家。而業內人士認為,這400余家奧特萊斯中,真正能稱為奧特萊斯的僅20家,經營成功的只有10家,市場上多是山寨、假冒偽劣版的奧特萊斯。
雖然中國的奧特萊斯項目多以失敗告終,但這并不能說明奧特萊斯在中國已退燒,而是真正的奧萊在中國還很少,中國奧特萊斯尚處于萌芽階段的探索期。中國奧特萊斯要取得成功,一方面需要吸取國內外奧特萊斯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需要走本土化奧特萊斯之路,一味模仿他人的奧特萊斯走不長也做不大。
品牌資源是關鍵
品牌資源是奧特萊斯的靈魂,是奧特萊斯長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而目前國內奧特萊斯,真正有一線品牌的不多,大部分是靠國內品牌的支持。中國奧萊難產的真正原因是品牌招商難。
15個正品店甩下來的貨才能保證一個奧特萊斯的供應量,但現在國內奧特萊斯有幾百家,哪有那么多的貨源可以供應,并且國內奢侈品銷售情況一直不錯,代理商手中的存貨本就不多,既然正品好賣,為什么還要供應給奧特萊斯。因此,奧特賴斯要做成必須有以下幾個貨源:首先是品牌資源。這個地區是否有足夠的該品牌的正價店,該品牌一般不會接受一個地區還沒有正價店,就出現折扣商品;其次有沒有大量的貨源可以支持消費者365天都能買到折扣商品;三是該品牌在這個地區的認知度有多少。
對于品牌招商方面的突破,除了傳統的代理商渠道,一個具有創新意義的方式是引入國外“買手店”的概念。買手主要由國外時尚界人士和長期旅居國外的華僑組成,靠著時尚嗅覺和人脈關系,在巴黎、米蘭等地采購奢侈品,并最終直接賣給國內顧客,在壓低價格的同時,集聚了更多的新品。整合買手制,跨越了品牌商和生產商之間的分銷環節,直接面對消費者,省了中間冗長的過程,降低了很多中間成本。
總之,國內奧特萊斯商場需要供應鏈效率的管理能力,加強標桿性品牌的招商能力,增強與國際品牌、國際時尚接軌的競爭力以及對國內外名優商品的整合能力,有效構建品牌資源庫,尤其要加大對輕奢侈品牌、中國原創設計品牌、快消品方面的關注和引進力度,以具備區域特色,符合當地客群需求。
恰當選址
歐美奧特萊斯的選址是非常講究的,首先是交通便捷,一般都建在距中心城市百公里外的周邊小鎮,交通便利并四通八達;在選址上不僅交通便捷,自然環境也非常優美,如德國的Metzingen Outlets坐落在黑森林阿爾卑斯山腳下的艾姆斯山谷,風景秀麗。
國內消費者更注重消費的便捷性,國內奧特萊斯從初期的設置于城市郊區,逐漸蔓延至城市中心或副中心的位置,多定位于交通便利的二級商圈。國內奧特萊斯集中現象明顯,一個大型城市區域內出現2家或多家奧特萊斯的比比皆是。這種情況不僅浪費了商業資源,同時也擾亂了品牌商的商業布局,貨源供應也受到影響。
因此,國內奧特萊斯在選址時不僅要考慮交通便捷度,還應避免集中度過高。
建筑形態向花園式發展
目前國內奧特萊斯的建筑形態主要有兩種模式,即廠房式和花園式,而國外主要以花園式為主。國外很多奧特萊斯位于風景區周邊,為匹配和融于周邊環境,將奧特萊斯打造成一個游覽景區。
廠房式和花園式未來將在國內繼續并行,但隨著消費者對于一站式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奧特萊斯將淡化其購物功能,增添娛樂休閑功能。因此,隨著城市建設日趨完善,擁有大面積的、開放的、貼近自然的花園式布局將越來越受歡迎。
加強體驗式服務
隨著購物消費成為生活方式的體驗,單純意義上的“名品加折扣”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加強體驗式服務將成為奧特萊斯創新發展、尋求突圍的有效途徑。要打造業態組合形式多元化、建筑風格特點化、品牌折扣優質化的奧特萊斯,不斷拓展延伸服務內涵,不斷完善購物環境,包括設置完善的餐飲、兒童娛樂設施、顧客休息區等,進一步豐富顧客價值體驗,從而打造獨特的經營風格和品牌價值,進一步增強奧特萊斯的聚客力和吸引力。
奧特萊斯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只有不斷地創新突破,這種在國外已被證明是成功的、成熟的商業模式才能在中國發揚光大,才能成為提升消費者生活水平,改變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新興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