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朋友問我,怎么才能讓房價迅速降下來?
有人說,這還用問,當然是調控。
的確,2021年,二手房指導價出臺,成為眾多城市樓市的夢魘,就連不可一世的炒房第一城深圳,也被立斬于馬下,學區房一夜掉價幾百萬,至今緩不過來。
但我今天講的,是比調控厲害一萬倍的大殺器:
庫存!
相對于調控打擊房價的立竿見影,庫存則是聚沙成塔,突然倒塌。
就像前幾天,鄭州出臺調控新政19條,取消“認房又認貸”、啟動棚改貨幣化、加大信貸投放,甚至打起了老年人的主意。
拼命救市,正是對近幾年積累的大庫存風險的恐懼。
不過市場上,也有用庫存調控房價的。
比如重慶,三千多萬人口,經濟全國前五,按道理,這種底子的城市,房價早蹦到了4萬/平米以上。
然而實際二手房均價才是1.2萬/平米,江北、渝中這種核心區,均價也就是1.6萬/平米。
背后的原因,正是當年黃市長提出的“大庫存戰略”——用漫山遍野的房子,淹沒買房需求。
全國除了重慶、長沙這哥倆,其他城市都不敢這么玩。
道理很簡單,房子太多,不值錢,開發商不敢拿地,地價就起不來,地方財政就會缺失一大部分收入,無異于自斷命脈。如果需求不夠,還可能導致樓市癱瘓。
一些城市深諳此理,這些年拼命想辦法控制土地出量,維穩房價。
然而大多數還是玩砸了。
2月末,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去年增加0.6億平方米,達到5.7億平方米的高位,創下近6年來新高。
按照這個進度,再有一年多,就可以達到歷史第一高位,2015年的水平。
看到這里,你就明白了:
年后為什么,幾大部門態度360度驚天大逆轉,全國各地放開調控政策,銀行開閘放水………
大庫存對樓市影響深遠,接下來會對一些城市造成不可逆轉的重擊。
2
根據CRIC數據顯示,全國庫存消費周期已經增至19.5個月,一線城市12.96個月,二線城市18.05個月,同比漲幅都在40%以上,風險可控。
而三四線城市,去化周期已經達到23.25個月,同比暴增了83%……
2年的去化周期,基本可以確定,三四線城市已進入跟2015年類似的高庫存風險階段。
但是不同于7年前的是,我國人均居住面積已經接近40平方米,三四線相對購買力也遠不及當初。
也就是說,三四線沒有消化能力,同時也無法大規模啟動“棚改貨幣化”,強制去消化。
這就像一個人得了病,但沒法做手術根除,只能靠喝中藥,需要時間養著,但時間卻又不夠用了。
在這里面,最恐怖的是防城港,這位廣西老表,近幾年借著北部灣城市群炒作,瘋狂賣地,去化周期已經達到了90個月……
意思是現在全部樓盤停工,已有商品房都要賣7年半,目前房價雖然不高,在6300元/平米左右,但大庫存會讓這個地方持續向鶴崗逼近。
讓人驚訝的是大連和煙臺這兩座二線城市,分別位列去化周期榜三四。這兩座城市隔著渤海相望,命運卻出奇的一致。
大連之前炒過一波,但后來逐漸銷聲匿跡,說實話750萬左右的人口和不到8000億的GDP,支撐起1.5萬的均價,很勉強。
最主要的是,現在整個東北的戰略紅利,基本都給了沈陽,導致整體預期偏下,房價天花板降低許多,而且東北人口流向,這幾年對大連也不溫不火。
再加上大庫存風險,這座城市的房價會進入橫盤震蕩的周期。
而煙臺跟大連有幾分相似,曾經一飛沖天,無論城市名片還是經濟增速,在山東都是排得上名號的,但近幾年也是城市群戰略下,逐步沒落。
大濟南戰略,連青島都蒙一層灰,更何況煙臺。
山東妖風吹了好幾年的日照,榜上有名,去化周期在30個月以上,繼續橫盤陰跌,沒有增長動力。
很多人不懂行情趨勢,還在拼命吹這個城市的房價潛力。
房價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實打實,靠“產業、人口”資源支撐下的價值邏輯。日照從去年開始,二手房市場就已經開始陰跌了,今年新房庫存居高,真相會逐漸顯露出來。
3
除此之外,30個二線城市中還有哈爾濱、長春、蘭州、呼和浩特、青島、鄭州等7個城市庫存消化周期超過2年。
北部內陸城市居多,成交最慘,跟經濟趨勢是相呼應,這是大勢所趨。
鄭州在上文已經講過,經過19條大刺激,目前市場已經走入復蘇節奏,畢竟人口基數和城市能級擺在那里,未來只要降低土地供應,升值潛力還會回來。
青島也是這樣,跌了幾年,房價基本進入底部空間,但供需錯配,以至于進入大庫存周期,今年行情雖有回暖,但這么大的供應量,很難有漲幅。
像呼和浩特、哈爾濱這類城市,就很艱難了,沒有城市能級,沒有人口增量,經濟也在一路滑坡,房價下行是必然趨勢,穩住都需要花功夫。
昨天,哈爾濱決定廢止調控政策,打響全國省會城市取消限售第一槍,為了出師有名,還特地加了一句“鑒于完成歷史使命”。
什么使命呢?狙擊炒房客。
實至名歸,哈爾濱這幾年的確給東北炒房客們上了一課,叫做《什么是炒房禁地》,這些人未來只能含淚割肉離場。
我之前講過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意思是這一輪樓市,誰救得越猛政策越松,城市房價升值潛力越弱,適用于任何城市。
哈爾濱頻頻救市,只能讓房價預期破產,徹底淪為投資棄兒,如果剛需購買力拉不起來,這樓市就徹底走下坡路了。
二三線城市中,還需要關注貴陽、唐山、沈陽、株洲、石家莊等等,這些城市的廣義庫存高達1億平米,都處于高位。
而南昌、長沙、蘭州、岳陽、滄州、太原、淄博、寶雞、蚌埠、佛山次之,廣義庫存量也達到了8000萬平方米以上。
一線城市中,只有上海的庫存最低,去化周期只有4.67個月。
從行情也能看出來,從春節開始行情已經開始啟動,新開的項目去化率高達80%左右,豪宅盤、改善盤一房難求,基本都在10萬/平米以上。
北京待售商品房不少,去化周期超過2年,但基本都在5環外,北面海淀的新房基本是出一套賣一套,變成了大分化市場,只有局部行情。
廣深樓市這段時間雖然不溫不火,但整體庫存偏低,去化周期在10-15個月左右,樓市整體向上的動力很足,行情啟動只是時間問題,需要時刻關注。
4
最后再多說幾句。
庫存大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去化不了,也就是供應長期大于需求,沒人買房,樓市就失去了生命力。
破解之招,唯有刺激。
2015年,我們整整用了6輪大刺激,才讓樓市回彈,而現在,我們才進入第二輪周期,日子還遠著呢。
3月全國房貸利率,已經創2019年以來最大降幅,平均放款周期縮短至1個月左右,接下來還會無下限的放松。
對于大庫存的二線城市,只要城市能級夠,成交會回暖,但房價很難有大的起伏,最多是局部片區火熱。
而大庫存的三四線城市,這次90%都很難刺激起來,醫學上這叫“神經損傷”,基本是躺平狀態。
剛需繼續等,紅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