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六大銀行同時下調房貸利率,在市場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而除房貸利率調整外,房地產寬松政策也出現了多點開花的局面。據悉,近日,山東菏澤、重慶、蘇州、南京、廣州等地均出臺了不同程度的調整政策,內容涵蓋了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下調、人才落戶、購房補貼、公積金優惠等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從整體舉措來看,對即將來臨的小陽春有著提振信心的作用,此外,在相對偏暖的政策背后,2022年地產市場會迎來平穩發展。
房貸利率松動,放款速度加快
據央視新聞報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行齊齊自2月21日起下調廣州房貸利率。
其中,首套房優惠審批利率從此前的LPR+100BP(5.6%)下調至LPR+80BP(5.4%),二套房優惠審批利率從此前的LPR+120BP(5.8%)下調至LPR+100BP(5.6%)。
這意味著,若貸款200萬元、30年期,按照等額本息還款,首套房貸購房者每個月可以少交月供約250.96元,二套房貸購房者每個月可以少交月供約253.48元。
而不僅僅是廣州,蘇州、南京等地近日也調整了房貸利率。
致電蘇州多家銀行了解到,近期蘇州確實降低了房貸利率,不過各銀行降幅不一,其中光大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從年前的5.7%降低至4.85%,廣發銀行首套房貸利率降低至4.9%左右。而南京農業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已降至4.6%。
此外,據南京光大銀行個貸經理透露,目前銀行貸款額度充足,放貸速度此前最快也要三個月左右,而現在甚至可提高至一周左右。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類似城市調整利率和大環境有關。當前總體上利率市場存在較為積極的表現,即持續下調,且銀行貸款額度也比較充足。所以類似城市調整房貸利率也是符合預期的,能夠進一步降低購房成本。類似做法說明二線城市也開始面臨利率下調現象,后續此類城市的數量還會增加。
多城降低首付,落戶安居去庫存
除降低房貸利率外,多個城市也在調整商品房首付比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7個城市出現了首付比例下調的情況,分別為北海、自貢、南寧、菏澤、重慶、贛州和佛山。
具體來看,2月17日,菏澤率先調整了商品房首付比例,其中針對名下無住房且無個人住房貸款記錄的居民家庭,申請貸款購買普通住房的,首付比例從30%降至20%;名下實際擁有1套且存在相應購房貸款記錄的,首付比例從40%降至30%。
繼菏澤首套房貸首付比例調整后,佛山也傳出非限購區域部分樓盤首付降低為2成的消息。
對此,財經網透過佛山限購區及非限購區項目中介人士了解到,目前購買首套新房,限購區最低首付為3成,非限購區最低可以降到2成,但前提是要滿足一年社保要求。
隨后,南寧公積金中心則明確,自3月1日起,首套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由原先的60萬元提升至70萬元,第二套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由50萬元提高至60萬元,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則由40%下降至30%。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首付比例下調,實際上是從資金端加大了購房者運營財務杠桿的幅度和能力,而從政策面來看,意在以此來推動樓市的回暖,加快行業流動性的恢復,促進行業盡快回到良性循環的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據鄭州日報報道,2月15日,在”鄭州市委經濟工作會會議“上明確了兩個吸引購房的政策,即吸引大學生留鄭以及鼓勵外來務工人員在鄭州購房。
對此,嚴躍進表示,落戶和定居政策,即鼓勵大學生、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三孩家庭等購房,旨在真正增加購房群體的數量,能夠把當地的商品房存量消化掉,也成為地方激活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手段。
信息有望重拾,市場回歸良性循環
中指院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短期來看,為實現各地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全國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延續“分化”趨勢。一方面,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較大和房企經營壓力較大的城市,將加強對于首套及二套住房的信貸支持、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降低房貸利率等政策,保障合理購房需求正常釋放。另一方面,部分城市持續補全完善市場調控政策,地方政府為保交樓,加強了預售資金監管機制,確保開發項目按期交付,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
對于2022年的市場預判,地產營銷人韓樂表示,當前政策方面有利于助推地產市場恢復元氣,促進行業活躍度,因此2022年對于地產市場來說是相對寬松和友好的;對于企業來說,有助于市場平穩且恢復到健康狀態,但對于已經出現問題且嚴重的房企來說,仍難起到拯救作用。
而對于購房者來說,中原地產上海首席分析師盧文曦認為,在市場穩健的大環境下,會進一步提升購房者的置業信心,進而促進地產市場的良性循環。
不過,盧文曦也坦言,現在寬松的政策更多是面向合理水平,正常水平的回歸,不能過度解讀其對市場的影響和產生的功效。
總體來看,2022年開年,房地產市場正在持續釋放利好信息,無論是監管層面,還是房企方面,都希望市場能夠盡快恢復,迎來久違的“小陽春”。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在各方面綜合性、大力度的促回暖措施下,上半年行業很可能實現真正的“觸底回升”。
文章來源:地產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