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5已過半,回顧上半年南京商業地產概況,“購物中心開業不斷”成看點。據統計,截止到目前,今年新開業的商場有6家,而在接下來至年底不到6月的時間,還將有10大商場開業。
有網友調侃,“南京這商場開的吧,比女孩的生理期來得還要勤快”;更有網友驚呼“新開業的商場,敢不敢不要動不動就是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之類的洋玩意兒,人家要吃特色!”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還是挺支持新商場開業一事的,會給周邊生活的市民帶來不少便利。
據統計,整個2015年南京預計有16大新商場開業,已開業的及待開業的都有什么特色,又存在哪些詬病,專家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或將值得探討。
上半年南京商業體新開6家增加餐飲比例、引進新品牌搶占市場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南京相繼有南京東郊奧特萊斯、砂之船、南京環亞凱瑟琳廣場、環宇城、楚翹城以及江寧金鷹等6家商業體相繼開業。在開業的商業體中,城中、河西、城南以及都市圈開業數量各一個,江寧板塊占據2席。
上半年,砂之船奧特萊斯和南京東郊奧特萊斯兩家奧萊城集中開業讓不少喜愛奢侈品的市民興奮不已。南京砂之船奧特萊斯位于江寧區三號線底站,購物中心地下兩層、地上五層,面積超20萬方,集合了Givenchy、Calvin Klein、Max Mara等近600個品牌入駐。
南京東郊奧特萊斯位于句容,項目整體計劃包含兒童游樂區和多處適合全家游玩的娛樂設施。擁有AMANI、COACH、施華蔻等超240家世界馳名的時尚品牌,目前開業的僅為部分。
據了解,目前南京有中央門先鋒奧特萊斯、仙林金鷹奧特萊斯、江寧文鼎廣場奧特萊斯、夫子廟瞻園奧特萊斯共四家奧萊城,而在今年下半年,湯山百聯奧特萊斯店也將開業,屆時,南京將擁有7家奧萊城,為想逛大牌折扣店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除此之外,位于河西的南京環宇城以及位于鐵心橋區域的楚翹城也在5月底6月初相繼開業,環宇城定位南京首家慢時尚購物中心,引進玩具反斗城,匯聚優衣庫、H&M、GAP等三大快時尚品牌, 餐飲榆舍、水天堂西餐廳以及BLT精品超市等。
楚翹城業態引進上去零售化表現更為明顯,餐飲業態占比超五成,引進那家小館、好記海云間、設計師軟裝體驗中心、DIG自貿區精品超市等品牌,也均是首次進駐南京的品牌,還有可以躺在床上看電影的中影影城,更是備受期待。
近期才開業的位于百家湖地鐵站的江寧金鷹,商業面積近13萬平米,入駐品牌有自營品牌6000平米的Gmart精品超市、雙主題兒童動漫樂園等500個品牌入駐,在每層增加兒童互動與體驗區域,增加服務功能。
在上半年開業的商業體中,增加餐飲體驗業態的比例以及引進新品牌幾乎成為新開業商業體搶占市場的“常用手法”,而于此同時,精品超市的引進似乎也成為了一個新購物中心開業的標配。
下半年繼續開!10家商場4家落址河西 “撞店”成看點
如果說2015上半年新開業商場已經夠多的話,下半年南京商場更是迎來開業潮。據365商業地產頻道統計,到年底還將有萬谷·慧生活廣場、南京金茂匯、清江蘇寧廣場、金盛國際廣場、榮盛時代廣場、鴻源廣場奧萊城、金奧國際購物中心、百聯奧特萊斯、蘇寧睿城以及玄武常發廣場等10大商場開業,主要分布在河西、城北、城中、六合、湯山五大區域。
從預計開業時間來看,下半年新商場多選擇在傳統的“金九銀十”銷售旺季開業,繼9月底兩個項目開業后,10月份更是迎來開業高峰期,合計5大商場開業,熱鬧不已。
細數下半年即將開業的10大商場,其中4家落址河西,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指出,“主要在于河西是個新城,從2002年確立"一城三區"規劃戰略開始,歷經10多年的發展,河西已發展成為"中心新城區",板塊住宅項目與日俱增,伴隨入住率的攀升,市民對購物的需要也隨之而來。”
據了解,河西板塊目前僅有河西萬達、雨潤中央商場、新城市廣場等屈指可數的商業體,商場相對缺乏,而清江蘇寧廣場、金盛國際廣場、金奧國際購物中心、蘇寧睿城的相繼開業,將為板塊生活居民帶來不少便利。
作為城北即將開業的兩大商業項目,萬谷·慧生活廣場及玄武常發廣場的面市將助力板塊購物氛圍提升。預計8月初開業的萬谷·慧生活廣場定位南京北城首座全生活智慧廣場,商業總體量近6萬㎡,其中地下負二層為停車場,負一層為生活館,地面共5層,1-5層分別定位時尚館、潮流館、親子館、休閑館及美食館。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擔綱項目董事總經理吳仁淼先生,曾在臺灣商業地產界從業多年,所以在商場設計及餐飲商家的引進上,融進了不少臺灣元素,使得商場布局別具一格,看點十足。
同在10月開業的另外三個純新商業項目,六合的榮盛時代廣場及泓源廣場奧萊城,湯山的百聯奧特萊斯都非常值得期待,其對區域消費力的帶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滿足了區域市民購物需要。
總體而言,新商場的開業對于周邊市民利好居多,但從整個城市商業發展角度來看,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拿餐飲來說,幾乎每個新開業的商場都引進必勝客、星巴克、晉家門等,而服飾類,三大快時尚H&M、GAP、優衣庫等品牌也比比皆是,未來新商業體在招商方面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