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房企將搬遷總部的消息不時傳來。
一則消息是,新晉亞洲首富的王健林要把萬達集團總部從目前的北京搬到上海,現階段公司正在選地,未來將建造新的總部大樓。據多家媒體稱,此消息已被多個信源證實。
如果消息成真,這將是萬達的二次“遷都”。2008年9月份,萬達將總部由大連遷往北京CBD萬達廣場。
第二則消息則是,2014年銷售額排名35強的正榮集團欲將總部從福州搬遷至上海。
正榮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證實,預計明年年底正榮集團總部就可以搬到上海,總部大樓就是正在建設中的位于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虹橋·正榮中心的一棟獨棟辦公樓。據悉,正榮集團從2013年就在著手準備“遷都”事宜。
此外,還有關于福建、重慶、廈門等地知名房企將遷都上海的傳言在坊間傳播。
房企總部多在一線城市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2014年銷售額百強房企總部設立情況發現,百強房企中,65%的房企將總部設在一線城市,其中,21家房企將總部設在北京,17家房企將總部設在上海,總部設在廣州和深圳的房企各有12家,還有3家房企總部在香港。
全國20強開發商中,僅碧桂園和融創中國總部不在一線城市,分別位于廣東佛山和天津。不過,這兩家開發商均在一線城市開發了大量房產。
從開發商企業性質來看,總部位于北京的21家開發商中,有8家開發商為民企,1家為港資,除當代置業和新世界地產外的6家開發商均是后來將總部搬遷至北京。而其余12家總部位于北京的開發商則均為國企或央企。
在總部位于上海的17家開發商中,則明顯民企居多,共13家,其中有4家是后來“遷都”至上海。
總部位于廣州的12家開發商中,僅3家房企為國企或央企背景;1家港資房企;其余8家房企均民企,其中雅居樂是后來將總部從中山遷至廣州。
有意思的是,在總部位于深圳的12家開發商中,國企、央企背景房企占比過半數,共有6家,民企開發商5家,還有1家外資房企。12家深圳開發商中,沒有外來“遷都”的房企。
閩系房企“遷都”青睞上海
在銷售額百強房企中,有15家房企將總部從地方遷至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來以“敢拼敢闖”著稱的閩系房企,在“遷都”方面也表現積極,占據了6家。此外,閩商正榮集團“遷都”上海的工作正在進行中,而同樣作為閩商龍頭的融信集團也被傳言將“遷都”上海。
閩系房企似乎更青睞“遷都”上海。在總部搬遷的6家閩商中,旭輝、陽光城、寶龍地產均將總部從福建搬到了上海。“遷都”之后,這幾家房企的發展速度均頗為迅猛。
2011年,偏安福建一隅的陽光城砸下40億元,將其勢力范圍拓展至海南、西安、太原等地。2012年底,陽光城將總部北移至上海,并掀起了新一輪拓展計劃。
陽光城集團總裁陳凱當時對外表示,“落子上海是看好這個中國經濟、金融和技術中心的未來發展潛力”。
旭輝集團總裁林沖,則在分別考察了中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后,最終選擇將總部遷往商業文明程度較高的上海。
總部遷往北京的房企數量相對更多,在15家“遷都”房企中占據一半以上。福建出身的融僑集團,于2009年將總部管理中心遷址北京。龍湖地產、大連萬達商業地產、合生創展也同樣看重了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
房企“遷都”看中人才、資金
“人才優勢和資金便利性是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上海,既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又有自貿區,對房企融資便利性、降低融資成本有幫助;而且,總部在一線城市可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同策咨詢研究總監張宏偉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稱。
當然,房企選擇總部也有一定的規律和標準。
“一是區域臨近性原則,比如部分江蘇房企在上海建立總部基地,這也是兼顧區域市場的表現。二是戰略合作伙伴的分布,也會影響總部基地的城市選擇。三是所在城市的市場需求,比如很多房企到上海設總部,就看中上海目前互聯網創新的節奏相對慢,反而在未來會有一定市場空間。”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總部的選址還和公司的戰略布局重點方向有關,比如福建部分企業將總部移到上海,就是因為從公司戰略布局看,除福建大本營之外,其重點布局區域就是華東或長三角。總部選址在北京也一樣的道理。”張宏偉對記者表示。
不過,也有一部分房企雖然將業務拓展到了全國,但依然固守著本部大本營。如20強房企碧桂園總部依然在佛山,融創中國的總部也還在天津,閩商泰禾集團的總部也依然還是福州,并未有“遷都”打算。
“很多企業總部設在小城市或者創始地,是出于對企業管理掌控能力的自信。也有企業是因為出于家鄉情結,不想刻意去搬遷。”嚴躍進對此分析表示。
本文來源于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許倩,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