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務局相關人士昨表示,作為大體量商業體的代表,未來十年將成為購物中心的發展黃金期。未來三至五年,這些新開商業地產項目將對武漢商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在競爭催化下,百貨、大賣場向購物中心轉型速度加快,地產商為土地、樓盤配套的商業設施,也將帶動一批新商圈的形成,從而拉動社會零售總額。
郊區零售業迎來新機遇
2014年,全球在建購物中心總面積為3900萬平方米,其中,亞太區超過3200萬平方米,并且超過60%的面積都在中國。在全球十大最活躍在建購物中心市場排名中,中國占據九席,達到開展本項調查以來的最高峰值。
中國一線城市80%以上的新增購物中心,集中在外圍非核心商圈。而這些郊區商圈的客群結構以周邊居民為主,世邦魏理仕(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外延以及城鄉結合部大規模居住社區的開發,將刺激中國主要城市的郊區零售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以武漢為例,2014年武漢全市新增接近10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面積,當中絕大部分位于非核心商圈。比如,武漢宜家家居位于硚口區張畢湖路,讓三環邊的空地空前熱鬧起來;日本零售大鱷永旺集團旗下的永旺夢樂城,也選在了三環外的金銀潭。
得益于發展商合理的商場設計、準確的市場定位以及良好的招商運營經驗,大部分新落成項目都能以超過80%的入駐率入市。因此,盡管武漢去年入市的購物中心偏多,零售市場仍然取得不俗的表現,全年租金增幅達7.0%。
城市周邊將變“熱土”
“這個榜單是符合實際的,而且我們作為武漢人,深有體會。”昨天,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吳先明說,大量商業體的入市以及不俗成績,說明武漢在國內經濟發展新階段展現出來的活力和爆發力。“武漢作為中部的龍頭,現在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已經到了一個潛力集中爆發的時期。”
他認為,正因為產業集群的聚集帶動了人口集聚,商業自然也成為必不可少的“配套”。商業地產也以極快的速度在武漢飛跑,之所以有不錯的成績,一方面因為投資者眼光獨到,另一方面因為武漢商業地產發展的特殊性——多中心。武漢新的商業體入市,就會很快形成新的商圈,甚至有很多荒地因此變成了熱鬧繁華地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