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文旅融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近年來,五大連池市持續在文體廣旅領域深耕探索,充分發掘珍稀自然資源與特色歷史文化,著力培育多元共生的文旅新業態,既有效盤活了現有的文化存量,也做大了文化產業增量,使文旅融合發展的內驅力穩步提升,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山口湖景區全貌。圖/五大連池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供
著力提升文旅市場“內驅力”
以多彩文化活動,扮靚連池新景。為進一步激發文旅市場活力,五大連池市以活動為載體,激發消費潛力,年初以來,成功舉辦中俄青年肩并肩 多彩研學歡樂行文藝演出、五大連池市2024“錦繡連池”百姓春節聯歡會、五大連池市“賞冰樂雪中年 龍騰虎躍鬧元宵”秧歌匯演比賽、五大連池市首屆“高老莊”年豬節文藝演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紅色經典故事會”等線下活動400余場次,同時,堅持推陳出新,線上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線上小講堂》教學活動133期,借助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公眾號、群眾藝術館公眾號等各類推廣、培訓等活動800余次,一場場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在五大連池市交織出別樣風景。
以惠民生辦實事,豐厚文化底蘊。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方向,從年初至今,開展線上線下讀書推廣活動700余次,市圖書館、各級圖書分館圖書流通服務3000人次,市圖書館累計開放2160小時、接待來館讀者5000余人次,流通圖書10000余冊,解答讀者咨詢100余條,收集地方文獻12冊,并建成組織部分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分館等2個圖書分館,細化提升場館服務效能,為公共文化服務增勢賦能。同時,做足“精細活”,激活文藝人才一池春水,積極開展“結對子、種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團、進基層等系列活動,共計輔導、培訓60余次,受眾人數1200人次,為基層文藝文化事業注入嶄新“活力”。
以文化遺產傳承,賡續中華文明。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以“出新”“出圈”的方式,讓沉睡的文化“活起來”。高標準推進非遺宣傳展示工作,參加“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黑龍江省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暨黑河市中俄非遺游園會,向游客和群眾推薦五大連池獨特非遺項目,共同交流制作技藝、傳播非遺文化。8月19日,五大連池寒地玫瑰、達斡爾姑娘礦泉大米兩項非遺項目受邀參加由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黑河市人民政府、俄阿州文化與民族政策部、俄布市行政公署聯合主辦的中俄非遺趕大集活動,并且榮獲第十四屆中俄文化大集中俄非遺趕大集活動中“最佳非遺項目”稱號。同時,高質量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實地復查龍鎮水塔、龍鎮侵華日軍軍營、少佐住宅、青山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等13處遺址,唯有文化遺產保留下來,才能更好地回顧過去,共赴未來。
努力構筑全域聯動“高速路”
以數字文旅高地,加快數智賦能。五大連池市博物館自今年開館以來,積極貫徹免費開放政策,除周一閉館外,法定節假日、雙休日均正常開放,年平均開放300天以上。同時,積極推出“黑科技”,創建270度環屏展廳,采用圖文、場景、雕塑、VR虛擬等方式展現,刷新游客體驗感,在7分鐘的短片中,利用VR虛擬技術重現從日本侵略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各個階段,結合數字技術并融合文化創意等元素,讓觀眾穿越時空,深度介入和互動,感悟東北抗聯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截至目前,已接待參觀人數約23900人,參觀團體約260場,開展紅色電影展播互動9場,電影播放時長累計25小時以上,觀影游客達189人,充分展現數字技術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新蝶變”。
以新興文旅業態,整合旅游資源。以“新型創意農莊”為落腳點,依托非遺項目“達斡爾姑娘礦泉大米”,將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高標準打造達斡爾姑娘農家院,配套設施齊全,富有自然氣息與人文體驗,通過“吃農家菜、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讓游客在難得的放松時刻回歸簡單純粹的健康狀態,在純綠色農產品購物環節,游客好評如潮,既解決了全村小菜園的銷路,更為農民農閑期創造就業機會。擴建高老莊生態園,積極探索鄉村旅游新模式,新建民俗婚宴廳、花海婚禮場地、生態餐廳、鄉村文化活動大院、農業生態體驗園等多個項目,并開發帳篷營地島、農家小院島、桃花源島、娘家小院島、露天燒烤島5個生態觀光島,打造集生態種植養殖、農業觀光、休閑娛樂、餐飲、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莊園生態園。建成以火山為主要元素的園林式水上樂園,園區內借花卉、枝葉等元素與園林建筑構景,建有超大型火山沖浪池、沖天大回旋、太空碗、合家歡水寨、兒童戲水池、溫泉養生池等大型水上游樂設施,并推出焰火晚會及凝聚草原人民特色的篝火晚會,園區內特色美食檔口,最多可容納800人同時用餐,如今火山溫泉水世界已然成為五大連池市的特色新名片和充滿活力的新興產業。
以寒地玫瑰產業,帶動業態融合。近年來,五大連池市依托本土特色文化和優質寒地玫瑰資源,持續為“文旅+農業”賦予新生命,五大連池黑土寒地玫瑰旅游名片不斷叫響,成功建成黑龍江省知名的玫瑰花種植基地,黑河市域內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玫瑰產業已由單一的觀賞、食用轉向全方位發展、綜合性開發,形成了玫瑰花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研發了玫瑰花茶、玫瑰純露、玫瑰醬、玫瑰酒等系列產品,已于2023年被列入第七批黑河市級非遺保護項目。同時鼓勵扶持以興隆鎮玫瑰園為代表的各類新型農業主體發展壯大,打造了寒地玫瑰、礦泉稻、礦泉豆制品、山口魚等特色農產品品牌,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方式,遠銷廣州、廈門等大中型城市,真正做到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成功走出了“文旅+農業”這條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
致力塑造文旅品牌“新形象”
以紅色文化資源,盤活文化存量。五大連池市高度重視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利用,全面推動紅色教育、紅色旅游、紅色研學、紅色拓展全方位發展,近年來累計投入近1.8億元建設朝陽山抗聯紅色景區相關配套設施,成功打造朝陽山紅色旅游品牌,以品牌引流量,以品牌提質量。同時,研發愛國主義教育培訓、紅色拓展訓練、朝陽山保衛戰實戰體驗、淘金體驗、“重走抗聯路”實踐教學體驗等多元課程,現已推出教學課程47節,累計接待學員游客20余萬人次。舉辦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84周年紀念大會、“朝陽山抗聯”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編演了《夢回朝陽》《鐵血朝陽山》等大型舞臺劇,編撰出版了《五大連池市革命老區發展史》《東北抗聯100首歌曲》《東北抗聯100個故事》等東北抗聯書籍,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活態傳承”。
以康養文旅資源,打造礦泉名城。五大連池市緊緊圍繞打造“礦泉旅游名城、休閑養生之都”發展定位,依托五大連池富集的康養文旅資源,借助礦物質泉水、火山、負氧離子空氣等自然優勢,先后引進北京宏福集團和浙江天聲集團兩家龍頭企業,建成集餐飲、娛樂、會議、住宿、療養、健身等綜合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溫都水城國際酒店,集護理、康療、醫養為主的逸和源旅居康養中心,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康養城市論壇,入選全國康養60強縣。同時,精心設計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康養旅游產品,山口霧凇節、玫瑰花文化節、“賞冰樂雪”等系列活動熱度攀升,緊扣“礦泉”“微量元素”“綠色”“保健”“稀有”等要素,全力打造大食物觀踐行地,礦泉魚、礦泉豆腐、礦泉米、礦泉蛋等農副產品已成為知名旅游伴手禮。制作印刷康養文旅資源宣傳冊、錄制文旅宣傳片,每年吸引國內外旅居老人3500余人次、休閑療養人群1萬余人次。
以“山口湖”新模式,推介優勢資源。五大連池市以“山口湖景區”為契機,積極探索“生態+”模式,深入挖掘地質遺跡、地域風情和自然資源優勢,大力開發培育乘船游湖、水鳥世界、有機魚宴、夏季漂流、冬季霧凇等旅游產品,新建貫通訥謨爾河南北的觀景大道1.5公里,新建生態壩1座100延長米,觀景橋1座及木質棧橋計200延長米,增加生態水文功能,為霧凇景觀及冬季項目奠定必要的基礎。景區開發了包含水上樂園、野果林、濕地游覽、婚紗攝影、野外宿營、親水棧道等多項旅游項目,在冬季山口湖依托獨特的冰雪環境,積極開展玩冰釣、賞霧凇、觀雪景等多項冬季游玩活動,連續舉辦三屆山口湖霧凇節,吸引來自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中國攝影家協會、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的專家評委以及來自北京、山東、內蒙古以及黑龍江鶴崗、佳木斯、黑河等地的近200名攝影愛好者前來參加。
山口湖景區冬季霧凇景觀。圖/五大連池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供
全力增強群眾體育“硬實力”
以體教融合推進,完善賽事體系。為進一步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五大連池市積極舉辦和承辦各類體育賽事,組織參加青少年冰雪運動會,并取得1金、4銀、4銅的喜人成績,同時,積極開展“喜迎亞冬會 連池向未來”熒光夜跑活動、第四屆“全民健身 健康中國”全國縣域社會足球賽事活動暨五大連池市第三屆“火山杯”青年足球聯賽等活動,讓青少年參與其中,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使青少年了解專業體育、家長認可并支持專業體育。五大連池市通過優化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在體教融合促進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注冊運動員人數持續攀升,2024年截至目前注冊運動員42人,向上級體育部門輸送田徑運動員7人。在剛剛落下帷幕的黑河市第七屆全民運動會上,五大連池市斬獲18枚金牌、25枚銀牌、18枚銅牌,團體總分第三名并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創五大連池市參加黑河市運動會以來最好成績。
以全民健身活動,共享運動樂趣。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市域內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38.6%,全民健身運動得到長足發展。組織開展了五大連池市第十七屆田徑運動大會暨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五大連池市“冰雪經濟實踐之冬”、朝陽山紅色徒步、山口湖霧凇節、首屆年豬節、大眾滑冰車、東北大秧歌匯演等10余項系列體育賽事活動。成功承辦了2016五大連池環火山國際馬拉松賽、黑龍江省冰雪汽車運動巡回賽暨2018五大連池全民樂享汽車拉力賽、長膠大聯盟農墾西北分會“中海杯”2019·五大連池乒乓球混合團體邀請賽、“奔跑吧·少年”2023年黑龍江省足球錦標賽、全國顆粒大聯盟黑龍江分會2024年五大連池站“火山神杯”乒乓球賽等大型體育賽事20余場次,大力發展冰雪、田徑、徒步、騎行、游泳、球類、健身操、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營造了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
以基礎設施建設,增速體育產業。近年來,五大連池市先后建設了國際文體交流中心、人民體育場、老年活動中心、濱水新城綜合球場等群眾體育場地。目前,五大連池城區擁有田徑運動場地2處、體育場館2個、社區多功能場地4處、足球場地12處,青山街工委6個社區建有功能齊全的健身活動室,新建小區大都配套建設了健身路徑和球類場地,社會資本投資建有經營性體育場所40家,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同時,加大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力度,93個行政村健身路徑覆蓋率100%,乒乓球臺入村率100%,80%的行政村設有健身廣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體育場地總數495個,其中室內體育場地61個、室外體育場地434個,體育場地總場地面積約57萬平方米,人均2.60平方米,超過了黑龍江省2.0平方米的平均水平,體育事業發展迅速。
文章來源:經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