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也在不斷變化。
他們永遠保持好奇、保持活力、保持探索,用屬于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他們對于商業的期待不再僅僅是滿足物質需求,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因而“討年輕人歡心”,不僅僅是一種市場現象,更是一種商業理念的更新與升級。
以95后、00后為代表的Z世代年輕人正在消費主場強勢崛起,成為推動下一階段商業消費的引擎,他們是敢于花錢的、消費界冉冉升起的下一代“金主”。
如何講好新故事,提升自身的“含青量”,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是每個商業體都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相較于中規中矩的傳統商業,
【有趣的空間場景】更加能夠吸引年輕人
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耳目一新的“外貌”空間,一定是能夠快速抓住年輕人眼球的。
最近幾年,商業從業者精細洞察場景,希望從空間、內容、用戶、體驗、消費等方面達到新、奇、特;并深化創新,創造出豐富而多樣的室內空間來吸引青年人的到達,同時留住青年人。
曼谷The Commons
為年輕人社交提供更多的開放空間
自開業起,這個窩在街區內部、只有5000㎡體量的小商業體一舉成為泰國曼谷文藝青年聚集地和全球知名的網紅商業體。
項目最大的亮點就是為年輕人社交提供更多的開放空間,方便年輕人隨處一坐就可以休息、聊天、瑜伽、學習,甚至抽根煙或發呆一下午。
商業體運用“階梯”的元素打通商戶之間“屏障”、融合室內外場景,營造出開放通透又充滿活力、延伸力的商業空間氛圍,為當下的青年人創造一個活躍而舒適的室外空間,讓人們可以在一年四季享受其中。
↑ The Commons的公共空間
簡約時尚的風格設計讓曼谷The Commons辨識度十足,在空間設計上運用工業風,也將自身打造成別具一格“未完成的大工地”,十分受年輕人得喜歡。
在一個充滿活力、創新和溫度的時代,年輕人對創新空間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們對于多樣性、自由和個性的執著追求,也為未來的發展開啟了更為精彩的篇章。
“成為一處‘含青量’極高的商業場地”促使很多商業體都致力于打造新穎且舒適的消費場景,為在城市的年輕人提供一處“心靈棲息地”。
文化和精神的【單向空間】更加能夠吸引年輕人
在物質普遍滿足的社會下,有“質”青年們更多追尋精神層面的精致與愜意、極大程度身心的最大放松和滿足。
文化上的消費體驗、沉浸式的新鮮刺激、多元的信息輸入、真實的互動細節都在不同程度上彰顯了他們對年輕人強大的吸引力。
杭州玉鳥集
藝文生活新地標
作為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商業體,玉鳥集保留原始村落肌理與場所記憶,在建筑、品牌、文化藝術、自然體驗、生活方式等方面展現出的“美”,烘托出一種當代精神烏托邦和理想生活范本的樣子,致力于成為當代人“心生向往的地方”。
街區完全開放的空間姿態,且聚集調性十足、獨創的設計師品牌,呈現消費的打卡屬性。
玉鳥集涵蓋村民記憶、活力社交、藝術體驗、品質生活等業態,從日常消費到公共生活的自然流轉,濃厚歷史和新潮藝術氣息碰撞出了純粹卻擁有無限可能的新生態。
同時,自大屋頂文化成立、中國美院良渚分校建成,玉鳥集以其標志性大型IP活動——櫻花季、閱讀生活節、戲劇生活節以及造像節為主,吸引了長三角一批具有藝文價值取向的人群到訪。
二期商業街區開業后,舉辦了良渚藝術生活節、良渚風箏藝術節、村創會、玉鳥飛渡生活節等文化藝術特色活動,文化氛圍無處不在。
結 語
單純的品牌更替和品質提升不能夠滿足年輕人的需求,而是抓住他們尊重自我的生活方式,從而以更加“年輕”的目光審視。
他們渴望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釋放自我能量,探索真實自我,追求體驗感的、一種開放的生活狀態等特點。
如何在商業中去滿足他們,帶動他們,吸引他們?這也是商業需要思考的未來。
以場景帶動零售,用藝術、文化、科技與年輕群體做交互,不斷地通過場景空間、業態組合、話題運營來進行商業場域的更新與迭代,不斷地增強自身的“含青量”,以來達成“理解消費、順應消費、引領消費”的進階。
文章來源:INSITE盈石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