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那么怎樣才能算是完成商業模式迭代呢?汪雄海表示,和傳統品牌深度合作,是第一選擇;借力資本市場,則是第二個選擇。
圖片來源互聯網
作為最為火爆的互聯網應用之一,電子商務行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而在這個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的背后,一些細分領域的機會也不斷涌現,電商代運營就是其中之一。何謂電商代運營,指的是為品牌商觸網提供系列服務的電子商務方案提供商,它們的存在,為不少不擅長互聯網營銷的品牌商提供快速搶占電商渠道的便利。根據艾瑞咨詢的研究數據顯示,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壯大,自2009年以來,電商代運營市場的規模也不斷激增,年增長率更是達到100%以上,今年整體規模更是將突破4000億。但與此同時,電商代運營企業的生存狀況卻似乎不那么樂觀,尤其是一些品牌企業完成了自身轉型,自主操盤電商業務之后,一些商業模式沒有實現快速迭代升級的中小電商代運營企業的日子更是越發難過了起來。對此,中國資深電商運營專家汪雄海表示,這并不意味著電商代運營行業將會走向消亡,“相反,這個行業還有機會走向新的高峰,但發展形態必須發生變化。”
汪雄海表示,從業務形式看,代運營在市場上分幾種類型,一種是全案型,提供從產品設計、運營、營銷、供應鏈倉儲等一站式服務,這是比較成熟的模型,比如上海寶尊、杭州網營、北京瑞金麟等屬于這種類型。一種是專注型,提供基于某個行業的電商服務,比如小冰火人專注小家電,深圳賽五洲專注食品和茶葉等。一種基于技術和移動端服務,比如凡派科技、云來網絡等。一種基于平臺不同提供服務,比如京拍檔專注京東等。一種是基于單項服務,比如淘寶大學單仁電商等類似的電商培訓機構。
這些代運營企業,按規模也可以分為三個梯隊,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屬于第一梯隊;年度銷售額1億元到5億元的,屬于第二梯隊;年度銷售額1億元以下,屬于第三梯隊。其中,第三梯隊因為客戶不穩定,近年來已經出現“批量死亡”,而第二、第一梯隊的,也有一些因為自身管理缺陷、商業模式缺乏迭代等原因出現掉隊的。在這種大風向下,去年投資商少有投資代運營,該行業似乎已經走完“窗口期”。對此,汪雄海表示,投資人投資的是有迭代能力的企業,完成迭代的代運營企業,基因還在,但獲利模型已經本質變化,就會同樣獲得投資人青睞。
那么怎樣才能算是完成商業模式迭代呢?汪雄海表示,和傳統品牌深度合作,是第一選擇;借力資本市場,則是第二個選擇,這方面已經有不少成功代表,例如寶尊登陸納斯達克,杭州網營、熙浪等登陸新三板;而做代銷和代理商,是第三個選擇,不過這種轉型,對代運營來說,挑戰相當大。但即使如此,汪雄海表示,轉型仍然需要堅持下去,“轉型非常艱難,這如同一個形成慣性的人,要脫胎換骨。但對于沉淀了5年以上的代運營企業,他們同時還都具備迭代和轉型的自我革命的基因。而這個迭代商業模式和新模式孕育的過程,正是中國新一代電商代運營的‘窗口期’。”
具體操作層面,汪雄海認為,電商代運營企業的轉型也需要在三個方面發力:第一是徹底的技術蛻變。例如寶尊這種企業,有資本背書,還有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支撐,可以引進頂級技術開發團隊,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上做突破,就不會被品牌企業輕易“拋棄”;第二則是徹底的供應鏈創新。汪雄海稱,類似網營股份和賽五洲這種企業,供應鏈的可塑性就很強,網營目前在代運營的同時,已經開始深入品牌商供應鏈,融合為一個整體,類似這樣的嘗試,在一線代運營商其實已經有很多在做了;還有就是專注塑造細分行業的模式迭代機會。賽五洲專注食品和茶葉行業7年,用6年時間打造了大益普洱茶這樣的電商標桿型企業。6年中,賽五洲和大益集團的合作已經超越了電商代運營,更多是全網電商決策性運營服務商,伴隨品牌商從0開始蛻變到行業第一。作為電商代運營的賽五洲也獲得了商業模式迭代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該服務商已經悄然變身,成為中國茶葉行業的“決策型全程陪運營”——和品牌商的深度組合,正是電商代運營轉型的機會所在。
來自:南方日報 程鵬(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