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海南省商務廳、三亞市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聯合主辦,由海南國際旅游島會展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商業高峰論壇在三亞美麗之冠舉行。飆馬(P.M.中國)商業地產顧問機構創始人、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學術委員何其琛參會并做了《旅游城市的商業地產,路在何方》的主題演講。
論壇以“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融合——海南商業地產出路”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文化、體育、商業、旅游和地產五個行業的中外精英,帶來了一場“頭腦颶風”。
文化,是社會發展的靈魂和動力;體育,是人類運動的體現和展示;商業,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和依賴;旅游,是精神生活的寄托和凈土;地產,是改善生活的家園和港灣。把這“五行業”有機、有效結合,讓其猶如自然界的“五行---水木金火土”般相生互動,再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形成“非常5+1”,打造新的服務體驗、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產生新的消費需求,實現新的效益。
自然界多物種融合會產生新基因、新物種,人類社會多民族融合會產生更優秀的民族。市場也是如此,跨界融合往往會創造更多的機遇、產生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跨界融合往往會在創新發展中先行一步。
在這次“文體商旅地”創新融合發展論壇上,來自“五行”的知名企業高層和專家結合各自領域的實踐和案例,共論文體商旅地跨界融合發展之道,共享對接跨界行業資源,助力行業和企業的創新發展。在商業地產單一發展面臨競爭白熱化、產品同質化、市場萎縮化的背景下,如何進行商業地產發展模式再創新?
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栩帆首先登臺,以《齊聚東郊,共筑梧桐——文化藝術+商業地產創新案例分享》為題,分享了文化藝術與商業地產相融合以及創新的經驗。
接著,亞太經濟領袖聯合會創始人羅倫詩·余上臺播放了精心準備的PPT—《新加坡地產發展借鑒》,介紹了新加坡的養老地產現狀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包括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綜合配套設施的健全等內容。
美麗之冠旅游集團副總裁伊敏介紹了美麗之冠的地理優勢和人文優勢,她強調旅游需要戰略規劃和全球大旅游聯盟布局。隨后,伊敏的同事李若塵向來賓們推薦了有“三亞城市新地標”美譽的美麗之冠大樹公館(酒店)。
來自北京的國瑞商業公司總經理劉博文在其演講的《跨界融合新業態在商業地產中的價值》中指出,商業地產要有國際化的城市治理理念。海南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在商業理論和商業實踐兩方面進行創新。
飆馬(P.M.中國)商業地產機構創始人、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學術委員何其琛做了主題為《旅游城市的商業地產,路在何方》的演講,見解深刻,實踐性強。他認為,旅游地產應從城市文化入手,努力打造體驗型商業地產。
他認為,體驗是粘合劑,旅游城市商業地產更需要整合。
他還表示,旅游城市商業地產是基于旅游生活平臺上開發的商業基礎設施,旅游城市追求的是體驗、創意與生活美學,商業地產更需要挖掘地域、項目與商品市場的文化底蘊。
中發藍海聯合商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毛軍以《從阿爾卑斯到長白山——商旅地產跨界跨域融合的探索之路》為演講主題,提出跨界融合是地產行業發展融合的必然,而且不僅要跨界融合還要跨域融合。
新西蘭Corvecto公司首席執行官亨利·賴恩在演講時說:“新西蘭是很好的旅游國家,三亞也是很好的旅游城市,希望未來會有姐妹城市的合作。”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許多人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北京大醫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曉峰為此作了《放松:音樂療法》的演講,讓觀眾的潛意識自動配對音樂密碼,進行互動,用音樂給現場觀眾進行了一場潛意識的放松。
精彩的個人演講結束后,與會者們又以“海南商業地產發展創新之路”為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再為海南商業地產的發展出謀劃策。行業大咖們認為,海南要以包容、多元的心態,加大開放力度,讓社會各界人士更多的關注海南、參與海南的商業建設,從而吸引內陸和世界各地的人士前來海南,真正形成國際旅游島。同時,還要引進更多的消費項目,刺激各層次游客的消費欲,從而擁有更豐富的消費形態。
“快到天涯海角來,先進企業一起干,跨界融合促地產,宜居宜商宜發財。”本場論壇的主持人,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副秘書長杜鴻為論壇賦詩一首表達激動的心情。
文章來源:海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