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便利董事長王紫及其高管團隊離職的消息一經傳出,便將鄰家便利與王紫本人推至風口浪尖。
近日,媒體獲悉,斑馬投資創始合伙人莊辰超向其友人表示,“王紫團隊將會加入由斑馬投資獨資創立的生活家(中國)實業公司,成立全新便利店品牌,具體信息會在12月初公布。”
實際上,鄰家便利與斑馬投資此前已有接觸。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斑馬投資意圖投資鄰家便利,王紫對此樂見其成。因此雙方在談判前期進展順利,但后來合作突然中止,接著便聽到了王紫團隊集體出走的消息。”現在看來,此次融資過程中斷可能是導致鄰家便利高管團隊出走的重要因素。
鄰家便利融資中斷的或跟投資方有關。鄰家便利從未公布過投資方信息,業界曾有傳言是萬科投資了鄰家便利。但據王紫身邊友人透露,“深圳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公司才是真正的鄰家便利投資人。”不久前融資中斷,與P2P公司的特性關聯緊密。
就上述問題,記者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聯系王紫本人,截止發稿前尚未得到回應。
P2P公司投資便利店,埋下分歧隱患
距離鄰家便利創立已有一年之久,但王紫從未透露過背后投資人的相關信息。通常來說,在項目初創階段投資人要求不被透露或是延遲公布的情況并不少見,但鄰家便利背后似乎另有隱情。一位資深投資人告訴記者,“幾乎所有的P2P公司都不會公開披露投資項目,這對他們的資金來源和利用會造成很大影響。”
P2P為peer to peer lending的英文縮寫,是指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即由具有資質的網站(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P2P公司手握相對較大的資金流量,投資于其他市場在P2P行業中并不少見。王紫創立鄰家便利時,一家深圳的P2P公司即成為其最大投資人。
“但是,P2P公司通常需要承諾客戶,對投入資金合理利用。如果投資項目風向較大,客戶往往會對資金安全提出質疑。因此P2P公司為了確保其資金來源、利用渠道不受影響,通常不會公開披露其投資項目。”某資深投資人分析稱。“這是P2P公司資金利用的暗道,也是其共同特性。”
那么,不公開投資項目的P2P公司會成為“悶聲發大財”的投資人嗎,實際上并不見得。近日,全球首家P2P平臺Zopa首席執行官宣布,“經歷11年長跑之后,公司在今年9月份開始盈利。從2005年創立至今,Zopa發放貸款量超過17.5億英鎊,但多年來的合并利潤不足6萬英鎊,此前虧損額一度逐年攀升。”Zopa的情況并非個案,根據10月最新發布的中國P2P行業報告顯示,“目前行業中正常運用的平臺數量是2154家,但P2P平臺具有可持續盈利能力的平臺不足1%。”
也就是說,P2P公司雖然資金流量較大,但對于短期回流資金的要求更高。鄰家便利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北京便利店市場,必須面對7-11、全時便利店等諸多競爭對手。王紫在創立初期立下了一年開出200家門店的目標,如今看來并未達到。并且有便利店業內專家分析稱,“不畏高租金壓力,是鄰家便利開店速度較快的重要原因。但這會給投資人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
這也是鄰家便利在今年上半年尋求融資的原因之一。記者在多方采訪時發現,一些知情人士對此事報以十分謹慎的態度,但他們大都默認融資突然中止是王紫團隊離職的重要原因。“王紫一直希望促成融資,他與斑馬投資的談判過程也十分順利。”后來談判中斷,某知情投資人解釋稱:“P2P資金使用不規范,被投資后風險將會加劇。”
王紫離開既是“賭氣”也是“賭博”
“王紫從鄰家便利離職只會有兩種原因,被某件事情激發是其外因,而真正原因應該是長期就有的內因,即一個職業經理人的核心需求。”一位熟悉王紫的零售高管透露,“王紫的離開實際上是在賭,既是賭氣也是賭命。對他個人來說,此次離職風險巨大。”
高管離職風波傳出之前,鄰家便利實際上經歷過多次高層人事變更。在一系列法人、投資人變更信息中,有兩條最終結果值得關注,其一是11月9日,鄰家便利所屬的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將投資人信息由三名自然人股東王紫、田翀、楊威變更為兩名自然人股東賈衛平、王招華。法定代表人也在同天由李燕京變更為王招華。另外,由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獨資的北京鄰里家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27日創立,王紫目前留任其經理一職。也就是說,雖然未得到王紫本人證實,但其離開鄰家便利幾乎塵埃落定。而留任經理一職或許是王紫下一步繼續進軍便利店的鋪墊。
值得注意的是,鄰家便利店在上海的運營方——鄰侍(上海)商貿有限公司與鄰里家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幾乎同時成立。作為王紫意圖進入上海的開端,上海鄰里便利店曾稱一年之內在上海范圍內開設連鎖便利店200余家,并逐漸拓展至其他一線城市。然而今年9月,鄰家便利店在上海已開門店和簽約門店均已籌備撤出。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已經落實的門店包括靜安區滬太路店、常德路店、普陀區長壽路店、黃浦區南京西路店。
巧合的是,上海鄰家便利遭遇危機也與融資有關。某北京便利店高管分析稱,“上海便利店市場目前匯集了6000多家便利店,競爭可謂十分激烈。為此,鄰家便利店希望以獨立公司形式在上海獨立融資發展,這與7-11在各個城市的運營模式比較接近。但后來王紫并未拿到融資,上海鄰家不得不撤回北京。”
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高管分析稱,“無論是從上海撤出,還是此次離職,都可以看作是前期隱患爆發的結果。王紫與投資人溝通經驗尚缺。就拿鄰家便利店挺進上海來說,我們現在認為上海已經不適合輕易開設便利店,因為其飽和度極高。所以鄰家便利的背后應該是有資本推動,不太可能是王紫本人的意愿。”
“另外,投資一百多萬開一家店,日均銷售額四五千。我們不是7-11,國內的投資人不可能接受虧損十年之后再盈利。國內創立之初就能盈利的便利店也有很多,因此鄰家便利店危機根源在于創業之初沒有確定科學的單店盈利模式,機械創新、導致高投入低回報。”
加入斑馬投資,或將新創便利店品牌
距離王紫團隊被爆出10月離開鄰家便利,已經將近一個月之久,其去向一直成謎。但有斑馬投資創始合伙人莊辰超友人透露,“斑馬投資投資了一家名為生活家(中國)實業的新公司,意圖進軍便利店市場,王紫團隊基本確定加入斑馬投資——生活家,具體信息將會于12月初公布。”
莊辰超此前擔任去哪兒網CEO,經歷攜程并購之后獲取一部分資金創立了斑馬投資。實際上在過去幾年,莊辰超已經通過投資在其他領域有所布局,經過多輪財富積累身價達到數十億。他曾經在離開去哪兒網時通過郵件表示,“好奇心尤其是科技創新的好奇心始終驅動著我個人職業發展,我會持續參與全球技術創新一波又一波浪潮,希望能夠在創新大潮中以創造力冒險創造出有趣的獨特價值。”從目前看來,莊辰超似乎對便利店行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看來是有富豪要進入便利店行業,這個圈子也許會亂一陣子。”某零售高管感嘆。
王紫此次加入斑馬投資——生活家,被某知情人士評價為“賭”。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由于投資人阻力,王紫在鄰家便利店無法滿足其作為職業經理人的核心訴求,而當時想要融資的斑馬投資即成為他下一步的資本靠山。借助此前與投資方溝通的經驗,王紫此次重新出發或許能達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