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這種曾經是先進的業態已經開始遭到市場的挑戰,找到行業沒落的原因并及時轉型,成了百貨企業迫切的議題。
而在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跨境電商也成了這些百貨企業轉型的重要嘗試之一。
喪失商品經營能力后出路在哪?
友阿股份是一家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區域性零售百貨企業,總部位于湖南長沙,年銷售額達70億人民幣。跟其他百貨企業一樣,友阿的門店也在面臨銷售下滑、客流量降低的“窘境”。在億邦動力網承辦的2016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跨境電商分論壇上,友阿海外購創始人胡碩試圖利用該公司旗下一家中等規模門店的數據來反映近年來百貨門店所遭遇的變化。
友阿海外購胡碩提供友阿旗下一家中等規模門店的數據案例:
“這家門店的銷售額從2008年開始的5.27億開始一直增長,在2013年達到12.21億元的高峰,從此之后銷售額卻開始面臨大幅度下滑,去年銷售額僅有10.53億元,而銷售商品數也從2008年的158萬件降至110萬件。從銷售商品件數和銷售額來看客流量是逐年下降的。”他說道。胡碩認為,造成上述門店客流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顧客被其他店“分流”了。他指出,在近年來城市的購物面積和數量均有大規模增長,但用戶量卻跟不上百貨業的拓張速度。
友阿海外購創始人胡碩“以長沙為例,2008年規模以上的購物場所僅十幾萬平方,到今年這個數字卻超過150萬平方了。而無論人口和經濟如何增長,也不能跟購物面積增長速度匹敵。”他說道。與此同時,匯集產品實現綜合經營的銷售模式也讓百貨企業逐漸喪失其商品經營的能力。胡碩表示,百貨業重點在于品類整合、動線設計、氛圍營造以及顧客維護,但很少涉及到單個商品的層面,目前百貨商店也最多只能管理到品牌層面,再細就不可能了。
而胡碩認為,商品經營能力的喪失也直接引出以下兩個商品結構上的問題:
第一、 品牌產品單價虛高“一件百貨店內國產品牌襯衫動輒三四千元,但在奧特萊斯相同樣式和質量差不多的國際知名品牌襯衫價格才一千多元。”這種國產品牌比國際品牌價格虛高的現狀是消費者不去百貨商場消費的導火線。
第二、 商品同質化嚴重目前消費者到任何百貨商場購買的商品在其他商場也能買到,整個百貨業態呈現千“店”一律的現象。而中國消費者對商品的追求大多是“喜新厭舊”的,老舊、同質化的產品無法激發他們的興趣。
在胡碩看來,在人均購物面積膨脹、商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商品單價虛高的情況下,百貨業最好的出路是找一些其他店鋪沒有的或者模仿不了的貨源來補充整個商品的缺失,把新奇特的商品帶給消費者去刺激他們購物的欲望。而跨境O2O的模式卻恰好契合友阿百貨的需求。
用跨境O2O絕地反擊?
在去年3月,友阿開始嘗試做跨境線下體驗店:在體驗店的柜臺上擺有各種各樣的海外商品的樣品,消費者可以直接到店進行體驗,但不能即時取貨,而需要掃描二維碼在線上付款等產品從海關清關再寄到家中。經過一年的實踐,胡碩認為跨境O2O的模式是廣受消費者接受的。“一家三十多平米的小店一個月能做到近六十萬的銷售額,這對于百貨店而言平效(評估賣場實力的重要標準,指平均每平米的銷售金額)是非常高的。”他說道。友阿海外購友阿日本進口商品體驗館嘗到甜頭后,友阿開始在跨境O2O領域做出更激進的布局。在今年4月,友阿建立了一個200平米的日本進口商品體驗館。館內擁有的5千多個單品均直接從日本本土藥妝店和零售店搜集而來。此外,友阿還針對高端用戶群嘗試做定制式海外奢侈品體驗店。在上月,友阿跟意大利馬爾凱大區——歐洲最重要的皮鞋皮具制造區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簽下該區域內兩大奢侈品品牌Atelier Guarotti和Anibaldi Giancarlo&C.Snc的代理權。針對這兩個品牌友阿將在今年下半年開辟定制式的體驗店,消費者直接在體驗店內選品、試穿并定制商品,在網絡下單后商品直接從意大利直郵到用戶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