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喵街、飛凡、逛商場...巨頭耕耘之下,“未來商店”已初具雛形,逛街APP們究竟給購物中心帶來什么變量?
如今,在衣食住行每一個生活細節中,都能感受到“互聯網+”。2015年,逛街作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有移動支付的參與外,大多數SHOPPING MALL對于互聯網來說還是“不毛之地”。為此,BAT開始紛紛把目光投向傳統實體商業,試圖用互聯網鏈接實體商業,意在打造出新的商業生態。
經歷了一年的試水,阿里巴巴成立城市生活事業部,推出逛街APP“喵街”;萬達聯合“騰百萬”推出“飛凡”,并且在全國簽下上百家購物中心;百度、新美大也紛紛上線“逛商場”頻道。巨頭耕耘之下,“未來商店”已初具雛形,逛街APP們究竟給購物中心帶來什么變量?
在杭州,有著40余萬方體量的城西銀泰城在2015年5月,作為最初的三家合作商場之一,成為了阿里喵街的首秀。
通過城西銀泰城與喵街APP近一年的探索,可以看到未來商店的雛形首先是信息通,也就是掌上的SHOPPING MALL。MALL場內容同步映射到APP,無論是商品信息,還是打折活動,逛街前,通過APP端就能獲知場內信息。
接下來是服務通,通過智能逛街助手代替人工服務。通過beacon、WIFI等智能硬件的部署,實現找店、找車、餐飲排隊工具化,讓逛街助手代替人工客服工作。
同時,會員通打造商場會員系統和APP端一體化。通過會員系統的打通,實現逛街不用帶卡包,通過APP就能享受會員權益、領取優惠、移動支付。
那么,透過APP實現信息通、服務通、會員通,對于商場來說意味著什么?對此,城西銀泰城線上運營團隊負責人張亦凡分析認為,逛街APP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實體店長期以來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通過工具化的方式,有效解放了人力,提升工作效率。
此前城西銀泰需要人工在停車場進出口發卡、收卡,這不僅影響車輛進出場的效率,也還需要投入多個人力成本。接入停車繳費方案后,目前城西銀泰內60%的用戶選擇通過線上繳費,停車場也只需要投入一個人力進行管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逛街APP+MALL”的結合,還很難說帶給行業質的變量,但是已經能看到兩者相結合產生的化學反應。信息對稱,對于實體店而言,將是和電商站在同一起跑線的開端,用工具解放人工,提升效率,或許是行業在面臨下行時“減員提效”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