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放緩,但對于奢侈品牌而言,有些中國城市的潛力仍待開發。
據美國網站WWD報道,盡管很多中國消費者選擇出境購買奢侈品,奢侈品牌也正在縮減中國大陸的門店擴張速度,但有專家認為,中國一二線城市(特別是西部和北部地區)的奢侈品市場仍有相當潛力。
奢侈品實體零售面臨的競爭壓力
近年來,中國奢侈品實體零售面臨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價格更具優勢的出境購和全球跨境電商。
總部位于上海的顧問公司SmithStreet Solutions的 CEO Franklin Yao認為,在未來兩三年,中國奢侈品門店數量總體將維持不變,甚至出現收縮(特別是Gucci,Prada,Louis Vuitton等大牌)。他介紹,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喜歡在旅游時購買奢侈品,而非在本地購買。
根據貝恩咨詢(Bain&Co.)的最新數據,2015年中國奢侈品成交額同比下降2%至172億美元;而境外和跨境電商奢侈品成交額同比則增長40%至445億美元。因此,一方面有報告顯示奢侈品應對中國經濟放緩,紛紛關閉門店;而另一方面該市場奢侈品需求量仍然非常可觀。
高端商場
中國的高端商場也在不斷興建中(特別是新興城市),這為奢侈品牌帶來了更多的入駐商機。
視線轉到中國西部兩大城市成都、重慶(重慶直轄市人口達3000萬),在未來數年這里將新增4~5個高端購物中心。上海咨詢公司FDKG Insight總監Ken Grant認為,這兩座城市是中國大陸奢侈品增長最具潛力的市場。該地區城鎮人口正在不斷增加,中產階級力量隨之壯大。作為西部大城市,地理區位優越(不象中國其他地區,城市之間距離往往過近,對于奢侈品牌而言,在入駐一線城市后完全沒必要再進駐臨近的中小城市)。
據JLL Asia零售研究負責人Steven McCord介紹,中國的一些城市極具奢侈品擴張潛力,這些地方奢侈品牌線上搜索量很大,但缺少實體零售店。他表示,從理論上說有些城市確實有待開發。但到底是該支持當地購買奢侈品還是應該支持在大城市購買奢侈品仍然存在爭議。
McCord相信,最有實力支撐新設奢侈品門店的城市仍然是上海、北京這樣門店遍布的城市。對于新興奢侈品牌而言,北京、上海仍然商機無限,這其中上海是最可觀的市場(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奢侈品市場受反腐倡廉改革的影響)。
(上圖:Gucci上海門店)
二三線城市潛力
Yao對以上觀點表示贊同,他認為,未來新興奢侈品牌將引領中國大陸奢侈品實體零售。但隨著一線城市以外的時尚消費者越來越多,這些品牌將在二三線城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Yao表示,像 Stella McCartney,Saint Laurent,Givenchy,Chloé 這樣的新興奢侈品牌擴張速度將較為緩慢,這取決于消費者的奢侈品知識、經驗,而非購買力,因為消費者已有的認知是較難改變的。而只有在不同級別的城市引進更多不同品牌的專賣店,才能讓中國消費者獲得更多的奢侈品消費方面的經驗和知識,讓他們在奢侈品消費上更有熱情。
青島、成都、重慶和天津都是正在崛起的二線城市,一些中國觀察家將這些城市歸為準一線城市范疇,當地人們認為這里是奢侈品牌進軍的方向。
但Yao的建議是,奢侈品牌的選址不能單看城市規模,還是要根據生活在特定城市消費者的個體生活水平和綜合素養做出判斷,畢竟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