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餐廳對團購又恨又離不開,畢竟太多的消費者吃飯之前都要上手機查一查。合并之后,商家是更喜還是更優?這場戲在2016年應該會有大結局。不過團購又幫哪個餐飲品牌獲得巨大成功了呢?
激勵創業的歷史性國策
國家歷史性地讓大家去創業,而由于餐飲門檻相對較低,很多人創業都會以此作為入口。投資機構、供應商也跟著萬馬奔騰齊上陣,餐飲行業競爭趨于激烈。
點評+美團=?
大眾點評和美團,這團購領域的兩大冤家,素來水火不容不共戴天。餐廳對團購又恨又離不開,畢竟太多的消費者吃飯之前都要上手機查一查。合并之后,商家是更喜還是更優?這場戲在2016年應該會有大結局。不過講真,團購又幫哪個餐飲品牌獲得巨大成功了呢?
互聯網普拉斯之熱
“互聯網+”這股風在短短的一年內鋪天蓋地,而今已是眾人皆知了,與餐飲的融合更是花樣多多。賣煎餅的黃太吉成了O2O外賣平臺;賣米粉的伏牛堂成了中國社群餐飲第一品牌;海底撈、外婆家、西貝莜面村宣布將聯合投資入股口碑網。不用互聯網“+”一下,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餐飲的。
新食品安全法
正當O2O餐飲以燎原之勢燃遍全國時,新的食品安全法在2015年10月開始實施。這給外賣平臺潑了一瓢冰水。新法規要求O2O餐飲平臺上的餐廳公示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而且還有執法部門突擊檢查,曝光了一大批“黑作坊”。要想在餐飲業好好發展,安全和品質是基礎。
野蠻的天價菜單
青島天價蝦,38元/只;常州天價白粥,100元/鍋;遼寧天價豆腐,368元/盤;無錫天價話梅,8.8元/顆……,坑的不僅是當地辛辛苦苦樹立的城市形象,還損害了實體餐飲行業的整體形象。旅游餐飲慘遭扒皮,社會餐飲也面臨挑戰。若無信任何來交易,沒有交易何來利益?
機器人悄悄來了
隨著人力成本攀升,實體餐飲從業人員流失率逐年升高。整個機器人倒也不錯,至少它不會說不干就走人。于是2015年各地頻頻刷出機器人出沒餐廳的消息,有的切菜、有的炒菜、有的端菜、有的洗碗。雜工省了、“服務員”有人圍觀了、“大廚”成亮點了,這一下子省了不少人工。
望湘園上市
上市這碼事,餐飲企業做起來尤其難,即便上市也很不太容易從資本市場受益。看看俏江南被資本踢出局的創始人,再看看湘鄂情在A股遭遇的慘敗。于是做直營的望湘園在新三板上市,讓餐飲業的不少人興奮不已。傳統餐飲不受資本市場待見,但資本的誘惑真的很大。
人社部:取消廚師資格證
2015年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取消廚師資格證。曾經讓廚師們倍感自豪的特一級、特二級、中一級廚師證等的資格認證,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對于有技術的人而言,一紙認證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得有真本事。畢竟食客吃的是飯菜而不是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