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于整個O2O行業來說,可以說是風云變幻、大喜大悲的一年。上半年資本市場對于O2O行業還非常看好,同時無數的O2O創業者也拿到了融資;然而到了下半年,大批的O2O平臺開始倒閉,即便是行業里的一些垂直巨頭也紛紛開始抱團取暖,資本市場對于O2O也開始冷淡,O2O甚至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近日,汽車上門保養O2O平臺“博湃養車”被傳出因資金鏈斷裂業務全面停止,有媒體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所有員工回家等待消息,月底前給到員工具體答復,是清算還是賣出,目前整個博湃養車還處于辦工狀態的人員在10人左右。
據悉,從下半年開始,資本對于O2O的補貼模式抱有謹慎態度。幾家上門保養公司都在啟動C輪,沒有一家達成。“博湃養車的市場份額很大,擁有絕對優勢,和投資人也已做好了約定。沒想到資本寒冬先一步到來了,投資人直言,之前約定的融資金額無法滿足,只能給1/10。”今年9月份,胡鵬曾委婉表達過C輪融資失敗的消息,幾個月前達成的1億美元融資化為泡影。
汽車業內人士普遍認同的是,汽車后市場是一個達到萬億規模的超級藍海,涵蓋保養、維修、清潔、美容等方面,但是這么大的市場發展多年,卻未能出現一家類似 美國的Autozone或NAPA那樣的巨頭公司。事實上,國內的眾多與汽車后市場相關的企業從未放棄擴大規模的努力,國家出臺政策將于2016年起終止汽車經銷商在汽車后市場的技術準壟斷地位,汽車后市場正試圖利用互聯網、倉儲物流、連鎖維修服務網點三方建立起新的O2O模式。
據汽車后市場業內人士介紹,幾乎所有的輪胎企業都有自己的品牌連鎖,在原有只為消費者更換輪胎的業務上逐漸擴展,增加保養和快修業務。“畢竟單純銷售配件和更換輪胎能夠帶來的利潤是有限的,而汽車售后領域里利潤高的部分一是銷售配件,二是車輛的鈑金噴漆。”銷售配件再加上為車主更換配件就組成了現在品牌連鎖的一大盈利重點。
2015年純粹的燒錢補貼已經給了我們血的教訓,所以到了2016年我們不能再走這種老路了。對于多數用戶來說,燒錢并不能培養他們的忠誠度,他們往往都是 補貼在哪里,他們就去哪里。O2O平臺們只有真正提升了自己的線下服務體驗,做好最基層的服務,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更好地避免同質化競 爭,最終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2016年的O2O之路上,將會有更多線下服務體驗好的傳統企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