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商業開發的五個要點
來源:飆馬(中國) 作者:飆馬(中國) 時間:2014-12-31
地鐵商業的開發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商業定位非常重要。考慮到地鐵商業的特殊性,商業的定位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地鐵客流自身的特點,而由于站位及其所處區域商業環境的不同,商業定位也會更多地體現出個性化的特征。通常來講地鐵客流大多以快速通過為目的,如果能夠通過特色塑造,延長乘客逗留時間,將可能增大消費的有效性。因此,對地鐵商業而言,如何將流動的乘客轉化為有效的購買力是在商業定位中需要給予高度關注。
一、根據區位特點,進行個性化定位和設計
如前所述,與地鐵站聯系程度的不同將直接影響到商業項目所采用的具體形式。站廳內的商場與上蓋物業在側重點上會有明顯區別。站廳的商場在于滿足“乘客”的商業需求,而上蓋物業則是面對以“乘客”為基礎的商場顧客,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商業組合。一般而言,站廳內的商品和月艮務選擇性較弱,而通道商業則需要適度增加選擇性,地鐵上蓋物業還需要考慮到關聯性和復合性。北京物美和香港太古城就是兩個形成鮮明對比的例子。
二、地鐵商業應堅持特色化發展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錯位經營只是為了避免惡性競爭而采用的權宜策略,并不是商業的真理。體現在地鐵商業項目上,就是應該堅持特色發展與適應地鐵人群全面需求二者的并舉。地鐵商業特色的塑造難度大于一般性商業項目。因為客群的相對穩定性與快速性將使許多商業形態和商品不適合地鐵商業的發展。比如針對一個高檔購物中心項目,地鐵的引入可能只是帶來旺盛的客流,而不能形成有效的購買能力。我們必須要看到,對于地鐵尚在萌芽和初步發展的中國城市,由于線路上的局限,地鐵還僅僅作為多種交通方式的一種,由于線路較少的局限,目前階段還難以調動高收入階層融合到地鐵客群中來,這一點我們與國際上地鐵高度發達的城市有很大的區別,在這些國際城市,地鐵同樣吸引著相當一部分的高收入階層。我們在考慮地鐵商業定位的時候必須要對這一特點給予考慮。當然,隨著各城市地鐵線路的逐漸拓展和網絡體系的逐步發達,地鐵面向高端消費市場的潛力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
三、地鐵商業要考慮與周邊商業環境的統一性
高檔定位的項目在引入地鐵以后,應該如何協調商業規劃和商品組合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由于高檔定位的商業項目需要安靜和幽雅的環境,所以在目前階段,地鐵的引入與高檔商業項目的營業能力提升還難以形成正比關系。以北京為例,與地鐵相連的國貿商城是一個高檔的購物中心,而地處北京西二環的萬通小商品批發市場也與地鐵相連,從二者的比較上講,地鐵對萬通的商業利用價值將遠遠高于國貿商城。
四、商業規劃服務業地鐵沿線規劃
中國傳統的優勢商圈大多被老的國有百貨所占據,隨著城市的外擴以及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各個城市商品的豐富程度也更加接近,使本地顧客難以吸引而觀光者購買沖動又極度萎縮兩個方面的矛盾充分暴露出來,這其實也是造成處于商業旺地的傳統百貨難以振作的重要外因。地鐵發展與城市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配合地鐵的規劃引導沿線商業設施的合理布局,將對商圈的調整和消費力的再分配發揮重要的作用,其潛在的商業機會就會得到更好的釋放。香港購物中心的分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五、抓住客流這把利刃
這是一個雙向關聯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同步考慮乘客結構以及站位所處區位的特點兩個因素,所以地鐵商業的定位不能僅僅局限于地鐵的乘客因素,如果認為有了地鐵和地鐵客流,商業就一定會紅火是有局限的。乘客的流動并不直接表明消費的到來,消費的吸引和創造必須要靠合理的商業規劃和賣點塑造才能完成。這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必須注重把“乘客流”轉化為有效“顧客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