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主要監測的17個大中城市中,奧特萊斯項目達38個,總存量達320萬平方米。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世邦魏理仕聯合發布的《2015中國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主要監測的17個大中城市中,奧特萊斯項目達38個,總存量達320萬平方米。由開發商主導的奧萊形式以類購物中心化為主,大量體驗業態配合零售品牌發展,奧萊的奢侈品折扣被弱化。
與購物中心體驗業態占據半壁江山的局面類似,國內奧萊發展體驗業態的比例逐步提高。報告稱,未來奧特萊斯將在零售基礎上加大體驗型業態占比,并且引入兒童娛樂等元素吸引市區和外地觀光游客。有別于國外綜合性的郊區Mall,綜合性奧特萊斯有望成為中國消費升級新的導向。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在近半年亮相的哈爾濱杉杉奧萊、南京砂之船奧萊、南京東郊奧特萊斯等項目中,奧萊業態不再只拘泥于國際品牌、休閑品牌等零 售、餐飲品牌組合,紛紛加入時下購物中心流行的兒童、娛樂等體驗業態,還逐漸加入了度假村特色。首創鉅大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屹表示,首創奧萊和中青旅已經實 現了購物與旅游的跨界合作。這種新模式也給了旅游和購物兩種生活方式提供了新內涵。
在北京賽特奧萊總經理喬宇看來,“10萬平方米左右的奧特萊斯作為主體商業,還可以在周邊增加一些快時尚正價店、體驗類業態。以零售為主的奧特萊斯更多只滿足購物需求,需要借用購物中心元素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
不過,由于九成奧萊門店由國內開發商主導,奧萊的價格優勢并未達到國際奧萊門店水平。上述報告顯示,由于國內奢侈品奧萊店尚未完全擺脫以代理商為主的中間環節,相比于奢侈品專賣店的價格優勢并沒有國外奧特萊斯店明顯,奢侈品業態比例普遍較低。
從去年全國200多家奧萊業績排名來看,國內奧萊發展兩極化加劇,擁有集團化背景的奧萊品牌更有市場話語權。從排名前十的奧萊項目來看,百聯、RDM集團、王府井百貨等有集團背景的開發商占據主導。